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2L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3A(g)+B(g)?x C(g)+2D(g),经5s后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试求:
(1)x的值=4;
(2)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是20%;
(3)若达平衡时,该反应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A(g)+B(g)?4C(g)+2D(g)△H=-2QkJ•mol-1
(4)若温度和压强维持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体积是2.4L.
(5)已知:CO(g)+NO2(g)≒CO2(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DF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降温后CO的浓度增大
C.降温后NO2的转化率增加    D.降温后NO的体积分数增大
E.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F.恒容时,通入He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G.恒压时,通入He气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分析 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生成C物质的量=0.2mol•L-1•s-1×2L×5s=2mol,生成D为1mol,
               3A(g)+B(g)?x C(g)+2D(g)
起始量(mol)   2.5     2.5      0       0
变化量(mol)   1.5     0.5      0.5x    1
平衡量(mol)   1       2        0.5x     1
0.5x=2mol,x=4
(1)依据计算得到x值;
(2)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
(3)依据平衡时消耗B物质的量0.5mol,反应放热Q kJ的热量,消耗1mol放热2Q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4)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恒温恒压下,体积之比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
(5)CO(g)+NO2(g)?CO2(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选项判断;

解答 解:(1)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故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5s×0.2mol•L-1•s-1×2L=2mol,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x:2=2mol:1mol,解得x=4,
故答案为:4;
(2)由方程式3A(g)+B(g)?4C(g)+2D(g)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mol×$\frac{1}{2}$=0.5mol,故B的转化率为$\frac{0.5mol}{2.5mol}$×100%=20%,
故答案为:20%;
(3)0.5mol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kJ,故1mol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kJ×$\frac{1mol}{0.5mol}$=2Q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4 C(g)+2D(g)△H=-2Q kJ•mol-1
故答案为:3A(g)+B(g)?4 C(g)+2D(g)△H=-2Q kJ•mol-1
(4)反应生成1molD,则:
     3A(g)+B(g)?4 C(g)+2D(g) 气体物质的量增大△n
                               2            2
                              1mol         1mol
故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5mol+2.5mol+1mol=6mol,恒温恒压下,体积之比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令平衡时的体积为V,则5mol:6mol=2L:V,解得V=2.4L,
故答案为:2.4L;
(5)已知:CO(g)+NO2(g)?CO2(g)+NO(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降温后平衡正向进行,CO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降温后平衡正向进行,NO2的转化率增加,故C正确;
D.降温后平衡正向进行,NO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正确;
E.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动,但物质浓度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故E错误;
F.恒容时,通入He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故F正确;
G.恒压时,通入He气体,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故G错误;
故答案为:ACDF.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难度中等,注意(3)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关键是计算反应热,(4)中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 物质的量之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取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后,再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的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与一定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的NaOH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2CO3):n(NaOH)=1:1;
②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5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OH-+H+=H2O、CO32-+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标准状况下,3.92L甲烷和丙烷的棍合气体质量为3.5g,其中含甲烷多少克?丙烷的体积为多少升?将此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共消耗氧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 (s)+3H2 (g)$\stackrel{高温}{?}$W (s)+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3}(H{\;}_{2}O)}{c{\;}^{3}(H{\;}_{2})}$.
(2)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25℃~550℃~600℃~700℃
主要成份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WO3+H2$\frac{\underline{\;高温\;}}{\;}$W2O5+H2O;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W2O5、WO2;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00℃时,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H=+57.0kJ•mol-1,NO2和N2O4的浓度如图甲所示.NO2和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在0~60s内,以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3 mol•L-1•s-1
(2)根据甲图中有关数据,计算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6mol.L-1.s-1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至120℃,达到新平衡的常数是K2,则K1<K2 (填“>”、“<”或“=”).
(3)反应进行到100s时,若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变化的条件可能是A.
A.降低温度   B.通入氦气使其压强增大  C.又往容器中充入N2O4   D.增加容器体积
(4)乙图中,交点A表示该反应的所处的状态为B.
A.平衡状态    B.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朝逆反应方向移动    D.无法判断
(5)已知:N2(g)+2O2(g)═2NO2(g)△H=+67.2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7kJ•mol-1
N2O4(g)≒2NO2(g)△H=+57.0kJ•mol-1
则:2N2H4(g)+N2O4(g)═3N2(g)+4H2O(g)△H=-1079.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密闭容器中,使3mol N2和6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H<0.已知平衡时NH3为nmol.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平衡中,N2和NH3的浓度比=(6-n):2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2:3.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填“>”、“<”或“=”)原来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
B.含化合价升高元素的反应物被氧化
C.得到电子的物质被氧化
D.2O3═3O2,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p2表示4p能级有2个轨道
B.水、氨气、甲烷的键角依次减小
C.原子序数为14、15、35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
D.分子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1)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C.
(2)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Cl2;HClO.
(3)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Br溶液,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二)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漂白粉)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A
ⅰ.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漂粉精溶液使pH试纸变蓝的原因ClO-+H2O?HClO+OH-
(3)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碱性;漂白性.
(4)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