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B.检验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I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该实验说明FeCl3与KI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铁钉放试管中,加入2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不久铁钉周围出现蓝色溶液

分析 A.为防止玻璃塞和旋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
B.检验氨气,选择红色石蕊试纸;
C.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碘生成;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还有未反应的Fe3+.该实验说明FeCl3与KI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解答 解:A.为防止玻璃塞和旋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故A正确;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检验氨气,故B错误;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I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碘生成;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还有未反应的Fe3+.该实验说明FeCl3与KI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故C正确;
D.Fe与醋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检验等,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性质、现象、反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铅蓄电池(总反应:2PbSO4+2H2O$?_{放电}^{充电}$ Pb+PbO2+4H++2SO42- )电解苦卤水 (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是:PbO2+4H++SO42-═PbSO4+2H2O
B.电解苦卤水时,a 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Br-的还原性强于Cl-
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
D.忽略能量消耗,当b极产生0.02g气体时,铅蓄电池中消耗0.01 mo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氧化还原反应15CuSO4+11P+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mol CuSO4能氧化磷单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酸性条件下,KBrO3能把KI氧化成I2或KIO3,本身被还原成Br-或Br2,KIO3能氧化KI生成I2或氧化Br-成为Br2(本身均被还原为I2).请写出在稀H2SO4中KBrO3与KI发生反应的三个离子方程式:
(1)①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BrO3-+6I-+6H+=3I2+Br-+3H2O
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BrO3-+10I-+12H+=5I2+Br2+6H2O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6BrO3-+5I-+6H+=5IO3-+3Br2+3H2O
(2)现取1L 0.4mol/L KBrO3和4L 0.1mol/L KI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你认为发生上述三个反应的哪些反应(填编号)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配平:
(1)3ClO-+2Fe(OH)3+4OH-═3Cl-+2FeO42-+5H2O;
(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pH=0的溶液:Na+、C2O42-、MnO4-、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I-、Cl-、S2-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天宫一号是由长征二号大推力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推进剂是成功发射火箭的重要因素,推进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20世纪前,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用推进剂,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2KNO3+S+3C═K2S+N2↑+3CO2↑.
①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NO3和S;若有0.5mol 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适量黑火药溶于水,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将混合液置于试管中并放入铜片,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实验二:取黑火药爆炸后的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至过量,一开始溶液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变浑浊的物质是S(化学式表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澄清液中含有Cl-取少量溶液,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2)1947年,研制出第二代聚硫橡胶、高氯酸铵、铝粉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铵受撞击会引发剧烈爆炸,其爆炸产物有4种,2种产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另一种气体产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4ClO4$\frac{\underline{\;碰撞\;}}{\;}$2N2↑+5O2↑+4HCl↑+6H2O;
(3)火箭推进剂一般都含有氮元素,含氮化合物种类丰富,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中检出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遇烧碱会生成N4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4H44++4OH-=N4↑+4H2O;
另一含氮化合物N4H4也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烧碱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具有极强烈的爆炸性,写出该产物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N3$\frac{\underline{\;\;△\;\;}}{\;}$H2↑+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氧硫化碳(COS)可替代磷化氢而被用作熏蒸剂.
(1)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氢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A族.
(2)下列事实可用于比较C与P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b(填字母).
a.最高正化合价:P>C
b.同温同浓度的两溶液的酸性:H3PO4>H2CO3
c.沸点:PH3>CH4
(3)氧硫化碳水解及部分应用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COS$→_{Ⅰ}^{H_{20}}$H2S$→_{Ⅱ}^{NaOH}$Na2S溶液$→_{Ⅲ}^{△}$M溶液+H2
①已知:常温下,反应Ⅱ中每吸收1.7g H2S气体,反应放出热量4.76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2NaOH(aq)=Na2S(aq)+2H2O(l)△H=-95.2KJ/mol.
②已知M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则反应Ⅲ中生成S2O3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
③如图是反应Ⅲ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Na2S初始含量为3mmol).由图象分析可知,a点时M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SO42-(填含硫微粒的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