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在实验室中用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石蕊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变色范围(pH)5.0~8.03.1~4.44.4~6.28.2~10.0
(1)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该实验最佳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锥形瓶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2)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25.40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  积大于24.60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6.0225.3525.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CD.
A.实验结束时俯视滴定管中液面,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洗涤,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CH3COOH)=$\frac{c×(25.35+25.30)}{2V}$mol/L.

分析 (1)精确量取酸性溶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根据酸碱反应生成了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终点,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达到终点溶液稍显碱性,溶液变成浅红色;
(2)A与C刻度间相差1ml,说明每两个小格之间是0.1mL,A处的刻度为25,据此确定B的刻度,注意滴定管的上面数值小,下面数值大;又因为滴定管下面没有刻度,所以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应大于50.00-25.40=24.60ml;
(3)根据所用过程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
(4)根据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计算醋酸的浓度.

解答 解:(1)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量取;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醋酸钠,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故选酚酞;滴定时锥形瓶中为酸性溶液,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达到终点溶液稍显碱性,变浅红色,则锥形瓶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酚酞;锥形瓶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2)A与C刻度间相差1ml,说明每两个小格之间是0.10mL,A处的刻度为25,A和B之间是四个小格,所以相差0.40mL,则B是25.40mL,又因为滴定管下面没有刻度,所以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应大于50.00-25.40=24.60ml
故答案为:25.40;大于24.60ml;
(3)A.实验结束时俯视滴定管中液面,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液面偏高,读数偏小,导致NaOH溶液体积偏小,故A错误;
B.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反应不充分,导致NaOH溶液体积偏小,故B错误;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被稀释,浓度偏小,导致NaOH溶液体积偏大,故C正确;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醋酸的物质的量偏大,导致NaOH溶液体积偏大,故D正确;
故选:CD;
(4)第一次数据相差较大,舍去,其余两次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体积=$\frac{25.35+25.30}{2}$mL,
CH3COOH+NaOH═CH3COONa+H2O
1                 1
c(CH3COOH)×VmL    cmo1/L×$\frac{25.35+25.30}{2}$mL
解得:c(CH3COOH)=$\frac{c×(25.35+25.30)}{2V}$mol/L;
故答案为:$\frac{c×(25.35+25.30)}{2V}$mol/L.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误差分析以及计算,难度不大,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用途广泛;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食盐与亚硝酸钠进行了如下探究:
㈠鉴别NaCl和NaNO2
(1)测定溶液pH
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mol•L-1两种盐溶液的pH,测得NaNO2溶液呈碱性.NaNO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NO2-+H2O?HNO2+OH-(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NO2溶液中c(HNO2)=c(OH-)-c(H+)(用溶液中其它离子的浓度关系式表示).
(2)沉淀法
取2mL0.1mol•L-1两种盐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稀硝酸银溶液,两只试管均产生白色沉淀,分别滴加几滴稀硝酸并振荡,盛NaNO2溶液的试管中沉淀溶解.该温度下Ksp(AgNO2)=2×10-8 (mol•L-12; Ksp(AgCl)=1.8×10-10(mol•L-12,则反应AgNO2(s)+Cl-(aq)═AgCl(s)+NO2-(aq)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1000}{9}$(计算结果写成分数).
(二)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备亚硝酸钠.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与铜再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3)仪器C的名称为干燥管,其中盛放的药品为碱石灰(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7.63.4
完全沉淀4.19.79.25.2
(1)在上述工艺中,用“盐酸”代替原工艺中“盐酸与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钴废料,其主要优点为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防止产品中混有硝酸盐;.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5.2~7.6.
(3)操作Ⅰ包含3个实验基本操作,它们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5)为测定产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CoCl2•6H2O烘干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6)在实验室,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通常先将产品溶解在乙醚中,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再进行蒸馏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H2SO4(浓)+NaBr$\frac{\underline{\;\;△\;\;}}{\;}$NaHSO4+HBr↑
CH3CH2OH+HBr$\stackrel{△}{→}$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瀑沸,B中进水口为b(填“a”或“b”)口.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平衡压强,使浓磷酸顺利流下
(3)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
(4)加热A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蒸馏出溴乙烷,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SO2、溴乙烷和溴蒸汽,防止防止空气污染.
(5)图中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冷却并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6)将C中的馏出液转入锥形瓶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然后经过操作M,使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馏瓶,加热蒸馏,收集到38~40℃的馏分约9.3g.
①操作M的名称为分液;为了控制38~40℃,加热使用水浴加热法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49.7%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溴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实验室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该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I.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II.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
NaOH溶液进行滴定.
III.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
10.1022.6220.00
20.1022.7220.00
30.1022.8020.00
(1)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0.11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丙的操作,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EF(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没有等溶解液降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E.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定温度下,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其正反应速率C(A.变快 B.不变 C变慢,填字母代号);该反应向不移(填正移、逆移或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科研小组欲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氧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新型硝化剂反应 4NO2(g)+O2(g)?2N2O5(g)△H<0的影响.
(1)图象中T1和T2的关系是T1>T2(填“>”、“<”或“=”);
(2)比较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O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c(填字母);
(3)若起始时NO2是4mol,容器体积为1L,n=1mol,NO2的转化率为5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25或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①这种错误操作不一定(填“一定”/“一定不”/“不一定”)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
②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盐酸.
(2)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Cl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从表中选出正确序号
序号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石芯(乙)
B酚酞(甲)
C甲基橙(甲)
D酚酞(乙)
(3)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DE.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现有200ml.含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其中c(NO3- )=3mol•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20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B.原混合液中c(K+)为2.0 mol•L-l
C.电解得到的Cu的质量为6.4 g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1 mol•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