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根据下面的要求及所给信息填空:
(1)某有机物用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C6H14;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2-甲基戊烷.
(2)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43倍,其分子式为C6H14
(3)C4H9Cl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
(4)1mol某不饱和烃可以和1mol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甲基-2,3-二氯戊烷,则该不饱和烃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3

分析 (1)由键线式可知,分子中含6个C、14个H,主链含5个C,2号C上有甲基;
(2)M(A)=43×2=86,烷烃设为CnH2n+2,12n+2n+2=86;
(3)C4H9Cl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分子中含3个甲基;
(4)生成2-甲基-2,3-二氯戊烷,碳链骨架不变,可知2、3号C之间有不饱和键.

解答 解:(1)由键线式可知,分子中含6个C、14个H,分子式为C6H14,主链含5个C,2号C上有甲基,名称为2-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C6H14;2-甲基戊烷;
(2)M(A)=43×2=86,烷烃设为CnH2n+2,12n+2n+2=86,解得n=6,分子式为C6H14
故答案为:C6H14
(3)C4H9Cl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分子中含3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生成2-甲基-2,3-二氯戊烷,碳链骨架不变,1mol某不饱和烃可以和1molCl2发生加成反应,可知2、3号C之间有双键,则该不饱和烃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3,故答案为:(CH32C=CHCH2CH3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计算的确定,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通式法、有机物中H的种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加成反应中碳链骨架不变,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价电子数之比为4:3,X和Y组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可作航天器中的供氧剂.向YZX2的溶液中滴加元素,产生沉淀的质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R
B.简单离子半径:X>Y>Z
C.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用Z的单质与Y的氧化物反应可冶炼Y的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A溶液的pH=5,下列有关说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若溶液pH不变,则HA为强酸
B.若HA为弱酸,则该溶液导电能力比等体积pH=5的盐酸弱得多
C.若HA为弱酸,则加入等体积pH=9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pH>7
D.取该溶液1.0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p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元素位于ⅥA族B.A、B、C都是非电解质
C.C的沸点高于B的沸点D.A和C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为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如下实验.
(1)填写各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选填相应序号;不重复选).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B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2mL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至水沸腾.D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投入2mL 1mol/L盐酸中.A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片铝投入2mL 1mol/L盐酸中.C
A.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2)实验④:向1mL 1mol/L AlCl3溶液中滴加2mol/L 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实验现象: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3)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出现白色凝胶.相应化学方程式:H2SO4+Na2SiO3═H2SiO3(胶体)+Na2SiO4,证明酸性:H2SO4>H2SiO3(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⑥: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观察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相应离子方程式:S2-+Cl2═S↓+2Cl-,证明氧化性:Cl2>S(用化学式表示).
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推断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选填“增强”或“减弱”),硅、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选填“增强”或“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B.单质沸点:W>Y>Z
C.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Z>WD.W、X、Z的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ml 0.01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溶液中c(H+)为4.0×10-5mol/L
B.c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K+)>c(CH3COO-)>c(H+)=c(OH-
C.V=20
D.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s-1,k(逆)=0.002s-1,该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C(反-1,2-二甲基环丙烷):C(顺-1,2-二甲基环丙烷)=3:1;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H小于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依据表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3COOHHC1OH2CO3
Ka=1.8×l0-5Ka=3.0×l0-8Ka1=4.4×l0-7Ka2=4.7×l0-11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1O-+CO2+H2O═2HC1O+CO32-
B.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
C.向0.lmol•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5,此时溶液的 c(CH3COOH):c(CH3COO-)=5:9
D.常温下,0•lmol•L-1 的 NaHC2O4 溶液 pH=4:c(HC2O4-)>c(H+)>c(H2C2O4)>c(C2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