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蜡炬成灰泪始干”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 | |
B. | 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 |
C. | 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
D. | 可用热的饱和Na2CO3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主要成分是脂肪烃) |
分析 A.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B.制作耐高温仪器所用材料熔点高;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能使油脂发生水解.
解答 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包括两个过程,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这一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油受热变为蜡蒸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故A正确;
B.Al2O3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故B正确;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故C正确;
D.碳酸钠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能使动物或植物的油脂发生水解,但矿物油的成分是烃类,不与NaOH反应,故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去除金属表面的矿物油,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4.8g滤渣是由3.2g铜和1.6g铁组成 | B. | ω=14.7 | ||
C. |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2.24L | D. | 滤液是20.88%的硫酸亚铁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 |
B.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 |
C. | 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
D. |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frac{2}{3}$,液体也不能蒸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是阴离子交换膜 | B. | Y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 | ||
C. | X电极区域可产生Mg(OH)2 | D. | X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0 | |
B. | P4>P3>P2>Pl | |
C. | 1000℃,P3条件下,在Y点:v(正)<v(逆) | |
D. | 1100℃,P4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64 (mol/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5 NA | |
B. |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 |
C.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 |
D. | 2 L 0.5 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危化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金属钠、镁着火时,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
B. | 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在2 mL 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氨水、振荡试管,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 |
C. | 配制230mL 0.1mol•L-1的FeCl3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在烧杯中溶于适量盐酸中,放置至室温后,再转移入250mL容量瓶中进行配制 | |
D. | 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用蒸馏水溶解,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晶体中含有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0.1032mol/L HCl溶液体积/mL | 待测NaOH溶液体积/mL |
1 | 27.83 | 25.00 |
2 | 26.53 | 25.00 |
3 | 27.85 | 25.00 |
化学式 | AgCl | AgBr | AgI | Ag2S | Ag2CrO4 |
颜色 | 白色 | 浅黄色 | 黄色 | 黑色 | 红色 |
Ksp | 1.8×10-10 | 5.0×10-13 | 8.3×10-17 | 2.0×10-48 | 1.8×10-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