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分析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B.HD只含氢元素;NO2和碱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
C.烟、雾属于胶体;
D.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能使油脂发生水解.

解答 解:A.煤的气化是让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甲醇的反应,故均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HD只含氢元素;NO2和碱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烟、雾属于胶体,胶体的特征性质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碳酸钠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能使动物或植物的油脂发生水解,但石蜡的成分是烃类,不与NaOH反应,故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去除金属表面的石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煤的干馏产物、石油的分馏和胶体的性质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的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实验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沉淀法
乙方案:重量法
丙方案:气体体积法
(已知:每个方案均称取m1g样品)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1)甲方案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②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
③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d.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尽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2)乙方案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
(3)丙方案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管中加入的液体X为饱和NaHCO3溶液;
②反应完毕,每间隔1min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气体冷却过程中体积减小(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③通过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
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
c.Y形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CuO、Fe铁粉、Fe3O4的混合物中,加一定量稀H2SO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溶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变化,相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可能过量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Fe
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2(SO43,但不一定含有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结构简式H2C=CH2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BD(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ACD(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 2CH3CHO+O2$→_{△}^{催化剂}$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乙烯$\stackrel{①}{→}$A$\stackrel{②}{→}$B$\stackrel{③}{→}$乙酸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5)有机化学中常用18O原子作示踪原子来研究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中酸分子断裂C-O单键,醇分子断裂O-H键.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CH3CH2-18O-H$\stackrel{一定条件}{→}$CH3CO18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酒精和汽油都可以萃取碘水中的碘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混合物B.金刚石---单质
C.冰-化合物D.纯碱-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HA、HB、HC三种一元弱酸溶液的浓度都是0.1mol/L在室温时,HA溶液中A的浓度是1.32×10-3mol/L,HB的电离度是1.15%,HC溶液的pH值等于3,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A>HB>H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是一种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1≤n<6).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的过程如下:

(1)将②中的产生的气体Y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中看不出变化的是BE(填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NaOH溶液      C.品红溶液
D.溴水       E.BaCl2溶液
(2)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3O2+6H2SO4=2Fe2(SO43+6H2O+4S.
(3)利用溶液X加入物质Fe,然后蒸发结晶也可制备绿矾(FeSO4•7H2O).蒸发结晶需要使用酒精灯、三角架、泥三角,还需要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上述过程④中,将溶液Z加热到70一80℃,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Fe3+的水解.
( 4)为测量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①用分析天平称取2.00g样品;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2.33g.若该聚铁中n=4,则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0%.(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