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B.乙醇、金属钠和乙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分析 A.丝”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泪”指的是液态石蜡,液态石蜡属于烃;
B.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C.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万以上的化合物;
D、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利用加热的方法将其组分分离的方法.

解答 解:A、“春蚕分泌出的“丝”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石蜡,故“泪”指的是液态石蜡,液态石蜡属于烃,故A错误;
B..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金属钠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万以上的化合物,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才是几百,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故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利用加热的方法将其组分分离的方法,故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1)甲苯→TNT
(2)丙烯→聚丙烯
(3)实验室制备乙烯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4)CaC2→乙炔CaC2 +2H2O→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原子半径:T>Q>R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R、X、Y、Z四种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Z的碳原子数小于10,它们的一氯代物都只有1种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习惯名称是新戊烷.
(2)Z的系统命名是2,2,3,3-四甲基丁烷.
(3)写出Y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
(4)Z的一氯代物的名称是2,2,3,3-四甲基-1-氯丁烷(提示:氯原子作为取代基且排在甲基之后).
(5)依据上述排列规律,Z之后的第一种烷烃M也只有1种氢原子,则M的分子式为C17H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实验室可以用KClO3晶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在反应6HCl(浓)+KClO3=KCl+3Cl2↑+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5:1B.6:1C.3:1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一支加HNO3,另一支加NaOH溶液,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均有白色沉淀.由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BaCl2有两性
B.两试管沉淀均是BaSO3
C.SO2有还原性,酸性
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Y→X→Cu路径流动
C.Na+移向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Y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可能有乙烷D.混合气体中可能有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6g O2一定条件下与一定量的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总原子数为3NA
C.1L1 mol/L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NA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D.0.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钠离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