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考点:实验装置综合,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专题:实验题
分析:①(I)依据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分析即可解答;
(II)依据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分析解答;
②(I)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
(II)从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变大分析判断;
解答: 解:①(I)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II)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NH3
②(I)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通氨气是要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所以a端通入氨气,从而保证了从b通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被充分反应,
故答案为:a;NH3;b;CO2
(II)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二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题目较为综合,难度较大,注意把握二氧化碳与氨气溶解性的差别,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剧毒CN-离子,而逐渐被无氰电镀工艺替代.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
 
(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3)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4)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
 
;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
 
?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
 

(5)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不宜使操作变得过于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MgCO3饱和溶液中c(Mg2+)=2.6×10-3mol?L-1,CaCO3饱和溶液中c(Ca2+)=5.3×10-5mol?L-1,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Na2CO3溶液,首先生成 CaCO3沉淀
B、0.1 mol/L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c(HCO3-)+c(OH-
C、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已知Fe3++2 I-=Fe2++I2,则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H2(g)+
1
2
O2(g)=H2O (l);△H=─285.8KJ/moL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分步进行的热效应如下:

(1)H2(g)=2H△H1=+431.8KJ/moL
(2)
1
2
O2(g)=O (g)△H2=+244.3KJ/moL
(3)2H (g)+O (g)=H2O (g)△H3=
 

(4)H2O (g)→H2O (l)△H=-44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①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
 高温 
.
 
CO(g)+H2(g);②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H=-393.5kJ?mol-1
CO(g)+1/2O2(g)═CO2(g);△H=-283.0kJ?mol-1
H2(g)+1/2O2(g)═H2O(g);△H=-242.0kJ?mol-1
请回答:(1)根据以上信息,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 CO(g)和1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如图所示的循环图,并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或“=”填空: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分别为△H1、△H2,则△H1
 
△H2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则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均为点燃):△H1
 
△H2
①4P(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则碳的燃烧热数值
 
110.5kJ/mol.
(5)已知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X(g)+2Y(g)?3Z(g)△H=-Q kJ?mol-1,相同条件下将2mol X和2mol Y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假定热量无损失)
 
 Q kJ.
(6)一定条件下,反应2X(g)+Y(g)?2Z(g)达到平衡后,平衡常数为K1;保持容器的温度和容积恒定,向其中加入少量X(g),再次达到平衡后,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
(7)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将容器容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X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6倍,则a+b
 
c.
(8)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2A(g)+B(g)=2C(g)在不同温度T1和T2(T1<T2)时的活化分子百分率分别为a1和a2,则a1
 
a2
(9)反应X(g)+Y(g)?Z(g)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升高温度,Z的百分含量变小,则该反应的逆反应△H
 
0.
(10)可逆反应2A(g)?B(g)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率为a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又充入一些A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率为a2%,则a1%
 
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把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在试管B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选项气体A中试剂B中试剂
ASO2、CO2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
BCl2、HCl浓硫酸KI淀粉溶液
CNH3、CO2浓硫酸酚酞试液
DHCl、CO2NaHCO3饱和溶液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合成材料医用胶具有黏合伤口速度快、免敷料包扎、抑菌性能强、伤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合成医用胶的单体A的信息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实验式为
 
,A的分子式为
 

(2)A中官能团除了-C≡N和酯基外,还有
 

(3)反应①的类型是
 

(4)X的结构简式为
 

(5)Y的名称是(系统命名法)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时M(OH)2(s)?M2+(aq)+2OH-(aq),溶液的PH=a,则其K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