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

B.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 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 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解析】A项,苯酚钠为碱性溶液,故错;B项,温度不变,则Kw是不变的,错;C项,pH=5即代表溶液中C(H)均为12-5mol/L,错。D项,Ag2S比AgCl更难溶,故加入S2会与溶液中的Ag结合的,正确

【答案】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H+)>C()                      

B.C(CH3COOH)+C()=0.2 mol/L

C.C(CH3COOH)>C()         

D.C()+C(OH-)=0.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厂废水中含5.00×2013-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          

GFeSO4·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难溶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

溶解度/g

9×12-4

1.7×12-6

1.5×12-4

3.0×12-9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

② 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

③ 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        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O2 (g)= O+2(g)+e-                               H1= 1175.7 kJ·mol-1

PtF6(g)+ e-1 PtF6-(g)                      H2= - 771.1 kJ·mol-1

O2+PtF6-(s)=O2+(g)+PtF6-                    H3=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PtF6 (g) = O2+PtF6- (s)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2-11,KsP[Cu(OH)2]=2.2×12-20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0.lmo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H+)和c()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 + 5H 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mL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

0.6 mol/L
2C2O4溶液

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1

20

3.0

2.0

3.0

2.0

4.0

2

20

3.0

m

2.5

n

4.8

3

20

3.0

3.0

2.0

2.0

t1

4

30

3.0

2.0

3.0

2.0

t2

(1)已知:实验1、2、3的目的是探究KMn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2中m=    

n=      。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利用实验4和      

(2)通过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所示。为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假设: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①请你填写表中空白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

0.6 mol/L
2C2O4溶液

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5

20

3.0

2.0

3.0

2.0

 

t3

②能说明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的实验事实是                

(3)有人将酸性KMnO4 溶液和H 2C2O4 溶液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