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已知如下数据:
化学键键能/(kJ•mol-1化学键键能/(kJ•mol-1
H-H436.0I-I153
O=O497.0N=N946
O-H463.0H-I297
N-H39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H=-483kJ/mol
B.H2(g)+I2(g)$\frac{200℃}{\;}$2HI(g)△H=-5kJ/mol
C.N2(g)+3H2(g)?2NH3(g)△H=-92kJ/mol
D.在相同条件下,等量的氢气完全燃烧和与氧气组成燃烧电池时,焓变相等

分析 A、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判断;
B、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判断;
C、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判断;
D、焓变只与反应物的系数以及状态有关.

解答 解:A、由H2(g)+$\frac{1}{2}$O2(g)=H2O(l)△H=436+497×0.5-2×463=285.5 kJ/mol,可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285.8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H=-285.5 kJ/mol,故A错误;
B、由H2(g)+I2(g)$\frac{200℃}{\;}$2HI(g)△H=436+153-2×297=-5kJ/mol,故B正确;
C、由N2(g)+3H2(g)?2NH3(g)△H=946+3×436-6×391=-92kJ/mol,故C正确;
D、焓变只与反应物的系数以及状态有关,所以等量的氢气完全燃烧和与氧气组成燃烧电池时,焓变相等,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并灵活应用△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目前我省不少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
2CO+O2$\stackrel{点燃}{→}$2CO2    2H2+O2$\stackrel{点燃}{→}$2H2O    CH4+2O2$\stackrel{点燃}{→}$CO2+2H2O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天然气.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天然气不能充分燃烧,可能生成有毒的CO
 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
乙烷丙烷丁烷
熔点(℃)-183.3-189.7-138.4
沸点(℃)-88.6-42.1-0.5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严寒的季节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丁烷遇冷凝结为液体使管道内气流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均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并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i.(R、R′、R″为氢原子或烃基)
ii.RCOOR′+R″OH$?_{△}^{催化剂}$RCOOR″+R′OH(R、R′、R″代表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内含有苯环,则A的名称是苯酚.
(2)A与B反应生成C时的理论用量(物质的量)比是2:1.
(3)B分子结构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HO+2Ag(NH32OH$\stackrel{△}{→}$CH3CH2COONH4+2Ag↓+3NH3+H2O.
(4)D和E反应生成F是加成反应,D的结构简式是,E的分子式是C4H8O2,F生成G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5)G分子内含有六元环,可发生水解反应,其结构简式是.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和G具有完全相同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23种(不包含G,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25℃时,向2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已知图中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其对应横坐标z为20mL,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
②图中a、b、c、d四点所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共同具有的等式为c(Na+)+c(H+)=c(CH3COO-)+c(OH-).
③若x=10mL,则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其物料守恒的等式为2c(Na+)=c(CH3COO-)+c(CH3COOH).
④b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与c(Na2+)的大小关系式c(CH3COO-)=c(Na+)(填“>、=、<”).
(2)25℃时,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的pH增大,主要原因是C(填序号)
A.醋酸与醋酸钠发生反应     
B.醋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增加了c(OH-
C.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A遇FeCl3溶液呈紫色,G的分子式为C7H12O,A~H均为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剂a

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发生臭氧氧化反应:
R1CH=CR2CH2OH$\stackrel{MnO_2}{→}$R1CHO+O=CR2CH2O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2)有机物C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反应①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防止酚羟基在②中被氧气氧化.
(3)最佳的试剂a为NaHCO3(写化学式)溶液,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5种
①与A有相同的官能团  ②属于苯的邻二取代物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写出分子中不含甲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若H与G分子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目,且1molH能与足量的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2mol Ag,则H的结构简式为OHCCH2CH2CH2CH2COCH2OH.
(6)由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并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若溶液变紫色,则反应不完全,反应物有剩余,反之则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工业上铝的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上先从铝土矿获得氧化铝,这一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铝土矿)+2NaOH═2NaAlO2+H2O、NaAlO2+2H2O+CO2=Al(OH)3↓+NaHCO3、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2)电解铝时的电解质为氧化铝-冰晶石熔融液,常加入少量氯化钙的目的是降低熔点
(3)电解铝时的两极反应式为:阳极反应6O2--12e-=3O2↑阴极反应4Al3++12e-=4Al阳极碳块需要定期更换,其原因是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阳极材料中的碳发生反应
(4)已知电解铝生产1mol铝时消耗电能2.2×106J,槽电压为4.0V,一个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则铝电解时电能利用率为52.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2)用“>”、“<”或“=”填空.熔点:氮化钠>碘单质:稳定性:PH3<NH3
(3)短周期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物质是NaOH(填化学式).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B(填编号)
A、红磷和白磷  B、CH3CH2CH2CH3   C、${\;}_{6}^{12}$C和${\;}_{6}^{14}$C  D、甲烷和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与乙酸乙酯B.溴苯与水C.酒精与水D.苯与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