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锥形瓶.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b.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慢(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A、C、G.

(6)按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产生白烟,原因是氯化氢与氨气混合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到B瓶中,形成红色溶液.

分析 (1)熟悉仪器的形状,说出其名称;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导管应长进短出;
(2)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
(3)氯气有毒,能够与碘化钾反应,被碘化钾溶液吸收;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应发生为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氨气为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性质选择收集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需考虑倒吸,据此分析解答;
(6))①根据A、B容器压强以及A、B混合后压强相等以及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分析;
②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体,压强减小,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据此分析.

解答 解:(1)依据形状可知图中D为锥形瓶,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导管应长进短出,故答案为:锥形瓶; b;
(2)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故答案为:慢;
(3)氯气有毒,能够与碘化钾反应,被碘化钾溶液吸收,所以F的作用为吸收Cl2,故答案为:吸收Cl2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故答案为:4H++5ClO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5)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应发生为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因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以及反应产生的水使反应试管受热不均匀,所以选择试管口向下的A装置制备氨气,氨气为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C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需考虑倒吸,倒扣的漏斗空间大,水柱不易极速上升,能防止倒吸,故选G装置,
故答案为:ACG;
(6)①A容器压强为150KPa,B容器压强100KPa,A容器压强大于B容器,先打开旋塞1,A容器中的氯化氢进入B容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所以B瓶中的现象是出现白烟,
故答案为:出现白烟;A瓶压强比B瓶大,氯化氢进入B瓶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②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体,压强减小,再打开旋塞2,紫色的石蕊试液倒吸入B瓶中,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烧瓶中的液体倒吸入B瓶,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氯气、氨气的制备以及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氨气的原理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胶体粒子的直径,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A.1×1010cmB.1×10-8mC.1×10-10cmD.1×10-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足量的SO3不断加入KOH、Ba(OH)2、KAlO2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如图所示生成沉淀与加入S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相符的图象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因需使用0.100mol/L的Na2CO3溶液400mL而配制相应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Na2CO3固体5.3g,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将①所得的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③用适量的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内壁2~3次,并把洗涤液小心的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缓缓加入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若不慎超出该如何处理?重新配制.
⑤把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充分摇匀.最后若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还需补充加水吗?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
⑥以下问题请在“A.偏小、B.偏大、C.无影响”中选择最合适的字母填空.
(1)容量瓶在使用之前需加少量蒸馏水进行“检漏”操作,这会造成容量瓶潮湿,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会C;
(2)有些固体溶解会放热,若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会B;
(3)若未经洗涤或洗涤液在转移时不慎洒在了实验桌上,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会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一定条件下,8.8g CO2 与足量的Na2O2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只有1.68L(标准状况),则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
A.1.43g/LB.1.90g/LC.2.14g/LD.2.38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图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乙两同学的看法不同.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则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碱石灰(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图装置测定中和热
B.将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分别滴入H2O2中,滴入FeCl3溶液的H2O2更快产生气泡.不能得出结论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Fe3+>Cu2+
C.研究H+浓度对该平衡:Cr2O72-+H2?2CrO42-+2H+的影响,往5mL 0.1mol/L K2CrO4溶液加入5mL 0.1mol/L的稀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NH4+、Mg2+、Al3+、Fe2+、Br-、SO42-、NO3-、CO32-等离子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Br-、Al3+、Fe2+、SO42-
(2)判断待测溶液中有无CO32-,并说明理由无,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3)沉淀B肯定有什么物质Fe(OH)3,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2Fe2++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