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金属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
羰基法提纯镍涉及的反应为:Ni(s)+4CO(g)?Ni(CO)4(g)
①当温度升高时,$\frac{c[Ni(CO)_{4}]}{c(CO)}$减小,则△H<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填代号)

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进行3s后测得Ni(CO)4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8mol•L-1•s-1

分析 ①当温度升高时,$\frac{c[Ni(CO)_{4}]}{c(CO)}$减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a.反应向正向进行生成气体Ni(CO)4密度增大;
b.反应向正向进行,CO浓度减小,速率减小,当CO正反应速率不变时说明反应掉的CO速率等于生成CO的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开始时反应正向进行,焓变发生改变;
d.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正向进行,CO转化率升高,达到平衡时,消耗的CO等于生成的CO,故转化率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平衡常数不变;
根据给出条件可求出用Ni(CO)4表示的3s内反应速率,然后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求出v(CO).

解答 解:①当温度升高时,$\frac{c[Ni(CO)_{4}]}{c(CO)}$减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0,故答案为:<;
②a.反应向正向进行,CO气体减少,生成气体Ni(CO)4密度增大,故a错误;
b.反应向正向进行,CO浓度减小,速率减小,当CO正反应速率不变时说明反应掉的CO速率等于生成CO的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开始时反应正向进行,焓变发生改变,故c错误;
d.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正向进行,CO转化率升高,达到平衡时,消耗的CO等于生成的CO,故转化率保持不变,故d正确;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所以温度不变化,平衡常数K不变;
v(Ni(CO)4)=$\frac{△c}{△t}$=$\frac{\frac{0.6mol}{1L}}{3s}$=0.2mol•L-1•s-1,V(CO):V(Ni(CO)4)=4:1,可知v(CO)=0.8mol•L-1•s-1
故答案为:bd;不变;0.8mol•L-1•s-1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反应热与焓变、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焓变、K及平衡移动、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与平衡判定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0ml0.3mol/l H2SO4加入20ml的Ba(OH)2溶液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则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自来水消毒和工业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过程中,亚氯酸钠(NaClO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是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常温下,Ksp(FeS)=6.3×10-18;Ksp(CuS)=6.3×10-36;Ksp(PbS)=8×10-28
③Ⅲ装置中电解硫酸钠溶液,阳极区生成氧气同时产生硫酸,阴极区生成氢气同时产生氢氧化钠.
(1)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ClO3-+2H+=2C1O2+SO42-+H2O.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bdc(填写序号).
a.蒸馏   b.蒸发浓缩   c.过滤   d.冷却结晶    e.灼烧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HClO2HFH2CO3H2S
Ka/mol•L-11×10-26.3×10-4K1=4.30×10-7
K2=5.60×10-11
K1=9.1×10-8
K2=l.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HCO3、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Na2S)>pH(NaHCO3)>pH(NaF)>pH(NaClO2) (用化学式表示);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CuS;常温下,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mol•L-1)此时体系中的S2-的浓度为6.3×10-13mol/L.
(4)Ⅲ装置中若生成气体a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氨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明合成氨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cd(填字母)
a.2v(NH3)>3v(H2)b.c(N2)=c(H2)>c(NH3
c.单位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同时有6molN-H键断裂    
d.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变
e.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弥补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既要加快反应速率,又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c(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分离出液态氨气    c.增加N2浓度     d.增加H2浓度
(3)已知在400℃时,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K=0.5,则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3}({H}_{2})}{{c}^{2}(N{H}_{3})}$,数值为2.
(4)有两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保持恒容,B容器爆出恒压,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等量的NH3气体,均发生反应:2NH3(g)?3H2(g)+N2(g).则:
①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t(A)<t(B),平衡时,NH3的转化率:a(A)<a(B) (填“>”、“=”或“<”).
②达到平衡后,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A中平衡向不移动,B中平衡向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5)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Ψ(NH3)]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字母,下同).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催化剂性能1>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含大量SO2的溶液中:NH4+、F-、HCO3-、ClO-
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Cl-、Na+、S2-、NH4+
C.$\frac{{k}_{w}}{c({H}^{+})}$=10-13mol/L的溶液中:Al3+、Fe3+、NO3-、ClO4-
D.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O3+、Na+、AlO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无色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色,则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HCO3-、Ba2+、Na+B.SO42-、CH3COO-、Al3+、Cu2+
C.Na+、K+、NO3-、OH-D.Na+、Fe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PCl5(g)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PCl3(g)或红磷P(s).
(1)已知:
PCl5(g)═PCl3(g)+Cl2(g)△H1K1
PCl3(g)═P(s)+$\frac{3}{2}$Cl2(g)△H2K2
K1、K2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则PCl5(g)═P(s)+$\frac{5}{2}$Cl2(g)该反应的△H=△H1+△H2(用△H1、△H2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K1×K2(用K1、K2表示).
(2)在210℃时,将4mol PCl3气体充入1L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PCl3(g)═2P(s)+3Cl2(g)
测得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n(PCl3)/mol42.8211
并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热量变化数值为Q,反应平衡常数为K,PCl3转化率为α.
①0~30min时,用Cl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平衡时,PCl3转化率α=75%;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91.125.
②其它条件保持不变,若上述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测得热量变化数值、平衡常数、PCl3转化率分别为Q′、K′、α′,则Q′>(填“>”“<”或“=”,下同)Q,K′=K,α′>α.
③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Cl2(g)、1molP(s)和1molPCl3(g),则上述平衡反应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3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mL,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ρV}{VM+6720}$mol/L. (用含ρ、V、M的代数式表示,化简到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