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物品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曾侯乙编钟
(青铜器)
B.景德镇瓷器C.钢化玻璃D.航天服
(涤纶)
    
A.AB.BC.CD.D

分析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陶瓷、水泥和钢化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涤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 解:青铜属于金属材料,陶瓷、水泥和钢化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涤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则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航天服(涤纶),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材料、传统硅酸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涉及生活材料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于A2(g)+3B2(g)═2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9mol/(L•s)B.v(A2)=0.4mol/(L•s)
C.v(B2)=90.0mol/(L•min)D.v(C)=36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_{6}^{14}$C表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
B.甲醇(CH3OH)和甘油(   )互为同系物
C.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
D.CH3CH2CH2CH(CH32的名称是2-甲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若20g密度为ρ g•cm-3的Ca(NO32(相对分子质量为164)溶液中含有1g Ca(NO32,则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frac{100ρ}{41}$ mol•L-1B.$\frac{20}{ρ}$ mol•L-1C.$\frac{50ρ}{41}$ mol•L-1D.$\frac{25ρ}{4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目的】实验测定样品中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探究思路】设计实验测量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并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探究】
方案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通过分液漏斗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在用针筒收集并确定生成气体体积(忽略针筒管壁间的摩擦).
(1)充分反应后,针筒中气体读数为V mL,则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V mL(填“=、<或>”).
(2)有同学对实验测量结果提出异议,认为图1装置会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应该用图2装置,则导气管A的作用是平衡分液漏斗内和锥形瓶中气体压强,使得溶液可以顺利流下、防止稀硫酸的体积对CO2体积测量造成的误差.
【结果处理】锥形瓶中放有样品 3.58g,向锥形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3)样品中NaHCO3、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3:1
(4)实验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
方案乙: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其操作
(5)在一个质量为ag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Na2CO3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168(b-c)}{62(b-a)}$×100%(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由残留信息知该试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3,为确定试剂的组成,同学甲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观察试剂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晶体.
ⅱ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热,晶体慢慢熔化,试管口附近有大量水蒸气凝结.
ⅲ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向其中逐渐滴加浓NaOH溶液,开始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而后白色沉淀消失,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湿润pH试纸变蓝.
ⅳ称量4.53g晶体,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经定量测定,该沉淀质量为4.66g.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ⅲ中划线部分的实验现象:Al(OH)3+OH-=AlO2-+2H2O,NH4++OH-=NH3↑+H2O.
(2)步骤ⅳ说明该试剂中一定含有SO42-
(3)试剂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需要配制450mL 0.5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本实验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
(2)配制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g;
(3)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4)转移、洗涤所配制的溶液.洗涤烧杯2~3次的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5)在定容滴加蒸馏水时,若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则处理的方法是重新配制;
(6)判断下列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A.洗净的容量瓶中残留有少量水无影响;
B.转移过程中所用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偏小;
C.定容时俯视液面偏大;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入少许水调至刻度线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B.H2和D2互为同位素
C.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CHFCl2曾用作制冷剂,其分子结构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加液顺序、反应物用量或浓度等改变时,反应产物均不发生变化的是(  )
A.钠与氧气反应B.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
C.铜与硝酸反应D.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