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该物质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过量的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 ,(设反应中水分不损失)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a>b C.a =b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C.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和NxOy都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8×10-5 | Ka=3.0×10-8 | Ka1=4.4×10-7 Ka2=4.7×10-11 |
右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
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的大小关系是:c(Na+) > c(ClO-)> c(CH3COO-)> c(OH-)> c(H+)
B.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CO2+ H2O =HClO+CO32-
C. 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硫酸钠(Na2SO3)、漂白液(NaClO)和明矾[KAl(SO4)2∙12H2O]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用途,且三者都可用在造纸业的不同生产工序中。
(1) NaClO做消毒液是它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强氧化性物质,写出该强氧化性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在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得NaCl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取NaClO的电解总反应:____________。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O与Na2SO3溶液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写出混合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将饱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置于一只带单孔橡皮塞的大试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再将大试管置于阳光下照射,不久试管液面上方有浅黄绿色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还能收集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在阳光照射下,混合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若将KAl(SO4)2溶液换成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溶液后,再与NaClO溶液混合,观察到大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同时溶液里现黄色,但没有气体生成。此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取一定体积KAl(SO4)2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 直至产生沉淀的质量最大,写出此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则容器中HCl气体的质量分数约为( )
A.75% B.25% C.79.1% D.7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
A.SO32- B.SO42- C.CH3COO- D.SiO32-
②现需要200mL 0.1mol/L的A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A固体的质量为 g,配制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
③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硫酸,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X元素的符号是______,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__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______(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______(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3)反应得到的溶液稀释,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