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1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
B.图2可能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3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至pH在4左右

分析 A、从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来判断反应热问题;
B、从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图象中曲线斜率的大小判断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判断反应物含量的变化;
C、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导电性问题;
D、根据两种物质完全沉淀时的溶液PH大小来分析.

解答 解:A、根据图象可知,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正确;
B、从图象可知,乙曲线斜率大,乙反应到达平衡用得时间少,则乙反应速率快,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乙曲线压强大,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物质D为固体,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小,而图中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在两种不同压强下相同,是不符合实际的,故B错误;
C、乙酸和氨水都为弱电解质,二者反应生成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
D、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CuO,发生:CuO+2H+═Cu2++H2O,溶液中H+浓度减小,易于Fe3+水解生成沉淀,当调节pH在4左右时,Fe3+全部水解生成沉淀而除去,加入的Cu不能和稀酸溶液发生反应,不能调节溶液的PH,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为图象题,做题时注意分析图象题中曲线的变化特点是做该类题型的关键,注意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混合物质的除杂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Ⅰ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下列关于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①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C9H10,1mol化合物Ⅱ能与4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②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Ⅲ能与Na反应产生H2
Ⅲ的结构简式为(写1种);由Ⅳ生成Ⅱ的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
③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原无水溶质D.丁溶液中含有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A.漂白粉溶液B.次氯酸钠溶液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①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04mol•L-1•min-1
②反应25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增大二氧化氮浓度(用文字表达),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D.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以苯、乙醛为原料,AlCl3为催化剂制备1,1-二苯乙烷,其反应原理为如图1:

已知:AlCl3固体遇水会发生较强烈水解.
I.制取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反应需控制反应温度为20℃.控制20℃的方法是乙醛的沸点低,温度较高,乙醛挥发,产率降低(或温度高会发生副反应);该反应不高于20℃的可能原因是:将三口烧瓶置于20℃的水浴中.
(2)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HCl,写出产生HCl的化学方程式AlCl3+3H2O Al(OH)3+3HCl;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中与三氯化铝反应.
Ⅱ.实验结束后,将三口烧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冷稀盐酸中,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依次用水、2%碳酸钠溶液、水洗涤,洗涤后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过滤、蒸馏,得到1,1-二苯乙烷.
(3)分液漏斗中,产品在上(填“上”或“下”)层;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或洗掉可溶性无机物);无水硫酸镁也可用物质氯化钙代替.
(4)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如图3是ab(选填编号).
(5)三口烧瓶中加入120mL苯(密度0.88g/mL)、19g A1C13和3.7g乙醛,20℃时充分反应,制得纯净的1,1-二苯乙烷7.8g.该实验的产率约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frac{1}{2}$O2(g)△H=+241.8kJ/mol
H2(g)+$\frac{1}{2}$O2(g)═H2O(1)△H=-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吸热44kJB.吸热2.44KJC.放热44kJD.放热2.4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氯水中加水稀释,促进氯水中水的电离
B.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铵,由于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平衡,若通入CO2,则平衡逆向移动
D.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水稀释,Mg(OH)2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但c(Mg2+)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
A.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l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C.Na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