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 B. | ![]() 分离苯和酒精 | ||
C. | ![]() 制取少量O2 | D. | ![]() 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分析 A.因盐酸易挥发,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
B.苯与酒精混溶,不会分层;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
解答 解:A.因盐酸易挥发,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则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盐酸进行实验,故A错误;
B.苯与酒精互溶,无法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苯和酒精,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用于制取少量的氧气,故C正确;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气体,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为高考高频点,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质的分离、物质的制备、性质比较等知识点,侧重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方案的操作性、可行性、评价性分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温度,固体的量减少 | |
B. | 加入少量Na2CO3粉末能增大钙离子的浓度 | |
C. | 恒温下加入少量CaO,溶液的pH增大 | |
D. | 降低温度,溶液中c(OH-)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NaHSO3 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 B. | ![]() SO2气体通入H2S溶液中 | ||
C. | ![]() 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 | D. | ![]() 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HNO3具有氧化性 | B. | NH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
C. | N2只具有还原性 | D. | 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 |
B. |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释放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 |
C. | S(g)+O2(g)═SO2(g)△H=a;S(s)+O2(g)═SO2(g)△H=b;则a>b | |
D. | 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发使用的主要仪器是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 |
B.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C. | 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 |
D. | 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20 mL的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③⑤ | C. | ④⑤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