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B.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A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常温常压下,8 g O3中含有8 NA个电子

分析 A、求出镁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镁燃烧后变为+2价来分析;
B、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中均含2个氧原子;
C、CO和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D、求出臭氧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臭氧中含24个电子来分析.

解答 解:A、2.4g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镁燃烧后变为+2价,故0.1mol镁转移0.2NA个电子,故A错误;
B、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中均含2个氧原子,故NA个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NA个,故B正确;
C、CO和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1LCO和1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则质量无法比较,故C错误;
D、8g臭氧的物质的量n=$\frac{8g}{48g/mol}$=$\frac{1}{6}$mol,而臭氧中含24个电子,故$\frac{1}{6}$mol臭氧中含4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mol H2完全燃烧时放热286kJ,而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时约放热46 000kJ,H2被公认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试通过计算和分析比较,简述H2作为能源的3个主要优点:①来源丰富;②单位质量放热多;③生成物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明矾石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制得C12的组合是①②③④(填代号).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    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
③NaClO和盐酸混合共热     ④漂白粉和硫酸混合共热
(2)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尾气,下列装置合理的是ad(填代号).

(3)写出氧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Al2O3+3Cl2$\frac{\underline{\;高温\;}}{\;}$3CO+2AlCl3
(4)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焙烧炉和氯化炉中产生的SO2、C1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取二者溶于水后的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两者未完全反应(仪器自选).
可供选择试剂如下:
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
(5)某同学设计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②写出a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③充分反应后,取a瓶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实验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实验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中能充分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的是:Ⅰ和Ⅱ(填实验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酸、盐、碱、非电解质的一组是(  )
A.硫酸 硫酸铜 纯碱 干冰B.硝酸 硝酸银 熟石灰 干冰
C.碳酸  纯碱  食盐   冰D.醋酸 食盐 烧碱 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  干冰  CO2B.碱     纯碱    Na2CO3
C.酸     硫酸     H2SO3D.单质    氯水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吸热反应和熵减的反应都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C.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Mg2+、Ag+、Cu2+、Fe3+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Cu2+、Fe3+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Ag+,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肯定有Mg2+,有关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
(4)原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B.
A.Cl-  B.NO3-   C.CO32-  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2L密闭容器中,在800℃下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曲线是b用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s)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bcd.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氮、硫、氟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NO3=NH4NO3
(4)画出B和C元素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