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的大小和粒子数目

B.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看成相等的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D.为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固体质量时不应用托盘天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A.CaO、MgO、CO2、CuO

B.H2、Cl2、N2、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⑴填写下列表空白

A组

B组

C组

D组

分类标准

非金属单质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CO2

O2

;② ; ③ ;④

⑵上表中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

B.H2CO3的电离:H2CO32H++CO

C.Fe(OH)3的电离:Fe(OH)3===Fe3++3OH-

D.水溶液中的NaHSO3电离:NaHSO3===Na++H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铝与硝酸汞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氧化产物。

(2)写出实验室制取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得失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在KClO3+6HCl=3Cl2↑+KCl+3H2O中,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6:1

B.在反应:2KNO3+3C+S=K2S+N2↑+3CO2↑,则被还原的元素为氮和硫

C.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0.00 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

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将此悬浊液加热,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恰好可被50.00mL1.00 mol/L盐酸完全吸收。同时蓝色沉淀变为黑色沉淀;

另一份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1.65g。

(1) 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规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气体摩尔体积比乙的气体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必修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5.10g镁铝合金加入120mL4.0mol·L-1的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X。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合金完全溶解后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为0.24mol

B.合金中的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

C.若向溶液X中加入270mL2.0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沉淀为Mg(OH)2

D.若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充分灼烧,则残留固体质量大于8.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AlCl3 B.MgSO4 C.Na2SO3 D.Ca(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