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的铁矿石样品和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了解了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g白色沉淀.
(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 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状况下,2g H2的体积为22.4 L)
实验序号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2.8365.6728.508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L1.122.242.80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 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1)根据CO2+Ca(OH)2=CaCO3+H2O计算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再计算碳原子质量与Fe的质量,可得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I、Ⅱ中硫酸过量,但在Ⅲ中生成的氢气不是3.36L,说明硫酸不足,计算Ⅲ中生成氢气物质的量,根据H原子守恒计算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数;
(3)根据Ⅱ、Ⅲ生成氢气体积之差计算Ⅱ中剩余硫酸物质的量,再计算可以溶解Fe的质量,结合(1)中质量之比计算Ⅱ中剩余硫酸完全反应时加入钢样质量,如果m大于该值,则硫酸不足,如果 m≤该值,所剩余固体是碳.

解答 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m               3g
解得m=$\frac{3g×44}{100}$=1.32g
所以碳原子的质量是$\frac{1.32g}{44g/mol}$×12g/mol=0.36g,
所以铁的质量是28.36g-0.36g=28.00g
因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28.00:0.36=700:9,
答: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为700:9;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I、Ⅱ中硫酸过量,8.508g中Fe完全反应生成氢气为1.12L×$\frac{8.508g}{2.836g}$=3.36L,但在Ⅲ中生成的氢气不是3.36L,说明硫酸不足.所以产生的氢气质量是$\frac{2.8L}{22.4L}$×2g=0.25g,则稀硫酸中溶质是$\frac{0.25g}{2g/mol}$×98g/mol=12.25g.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是$\frac{12.25g}{50g}$×100%=24.5%,
答:硫酸的质量分数是24.5%;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Ⅱ中剩余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frac{2.8L-2.24L}{22.4L}$×2g=0.05g,物质的量为0.025mol,则实验Ⅱ中剩余硫酸为0.025mol,
根据方程式Fe+H2SO4=FeSO4+H2↑,可知溶解铁的质量是0.025mol×56g/mol=1.4g,则对应样品质量是1.4g×$\frac{709}{700}$=1.418g,
当m>1.418 g,则硫酸不足,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为:(m+5.672-12.25×$\frac{56}{98}$)g=(m-1.328)g
当m≤1.418 g,硫酸过量,所以剩余固体是碳,质量为:(5.672+m)×$\frac{9}{709}$ g,
故答案为:当m>1.418 g,所剩余固体质量为(m-1.328)g,
当m≤1.418 g,所剩余固体质量为(5.672+m)×$\frac{9}{709}$ g.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关键是判断Fe与硫酸反应过量问题,(3)为易错点,注意进行讨论计算,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共热: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B.过量的铁与浓硝酸反应:Fe+6H++3NO3-═Fe3++3NO2↑+3H2O
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H2O2+2H+═2Fe3++2H2O
D.用食醋溶解水垢:CaCO3+2H+═Ca2++CO2↑+H2O
Mg(OH)2+2H+═Mg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2)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N2O4 (1)△H1=-19.5kJ•mol-1
②N2H4(1)+O2(g)=N2(g)+2H2O(g)△H2=-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g)△H=-873.4kJ/mol;
(3)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Pb 的原子序数为82,再发现与Pb 同一主族的元素R,它的原子序数应为(  )
A.90B.100C.114D.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NH3(H2O)浓硫酸洗气
B乙醇(H2O)生石灰分液
C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D苯(苯酚)溴水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36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frac{1}{3}$体积,CO2占$\frac{2}{3}$体积.且有: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2.5 kJB.1 149 kJC.283 kJD.517.5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可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CH3Cl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10L PH=1的硫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 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7H16中含有23 mol共价键
B.标准状况下1.12 L NH3中含有0.5 mol e-
C.常温常压下0.37g 2H35Cl中含有0.2mol中子
D.40 g NaOH 溶于1 L水,所得溶液中c(Na+)=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四碘化锡是一种橙红色结晶,熔点为144.5℃,沸点为364℃,不溶于冷水,溶于醇、苯、氯仿等,遇水易水解,常用作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制备四碘化锡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碎锡箔和稍过量的I2,再加入30mL冰醋酸和30mL醋酸酐[(CH3CO)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组装好后用煤气灯加热至沸腾约1-1.5h,至反应完成;
步骤2:冷却结晶,过滤得到四碘化锡粗品;
步骤3:粗品中加入30mL氯仿,水浴加热回流溶解后,趁热过滤;
步骤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橱内,待氯仿全部挥发后得到四碘化锡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冷凝管;冷却水从接口b(填“b”或“c”)进入.
(2)仪器a上连接装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中;锡箔需剪碎的目的是增大与I2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加入醋酸酐的目的是除去体系中的水,防止四碘化锡水解.
(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I2$\frac{\underline{\;\;△\;\;}}{\;}$SnI4;单质碘需过量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锡屑混入四碘化锡晶体中(或使锡反应完全).
(4)反应已到终点的现象是紫红色的碘蒸气消失,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橙红色.
(5)步骤3和步骤4的目的是提纯SnI4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