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L层上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在常温常压下,仅由W和R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能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中没有电子的转移;这4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R>Y>W
B.R与其他三种元素元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次序为R>W>Y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R>X>Y

分析 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则Y位于第IVA族,L层上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则Y的M层上有4个电子,为Si元素;
在常温常压下,仅由W和R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能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中没有电子的转移,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能相互转化,且没有电子转移,则W为N、R为O元素;
这4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R核电荷数为8,W最外层有5个电子、R最外层有6个电子、Y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X最外层有1,且X原子序数大于R而小于Y,为Na元素;
A.W、R、Y分别是N、O、Si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
B.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解答 解:W、R、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等于0,则Y位于第IVA族,L层上电子数是M层上电子数的2倍,则Y的M层上有4个电子,为Si元素;
在常温常压下,仅由W和R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能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中没有电子的转移,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能相互转化,且没有电子转移,则W为N、R为O元素;
这4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R核电荷数为8,W最外层有5个电子、R最外层有6个电子、Y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X最外层有1,且X原子序数大于R而小于Y,为Na元素;
A.W、R、Y分别是N、O、Si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R>W>Y,故A错误;
B.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化合物,R是活泼非金属元素、X是活泼金属元素,二者易形成离子化合物Na2O、Na2O2,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R>W>Y,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次序为R>W>Y,故C正确;
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W>R,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涉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知识点,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知道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及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B.乙烯是易溶于水的气体
C.乙烯燃烧时火焰的亮度比甲烷燃烧时暗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固体AgCl在水中、在0.01mol/LNaCl溶液中和在0.05mol/L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1、S2、S3,则有(  )
A.S1>S2>S3B.S2>S1>S3C.S3>S2>S1D.S2>S3>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的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
[Cu(NH32CH3COO]+CO+NH3?[Cu(NH33]CH3COO•C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2)醋酸二氨合铜(I)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使A克铁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BLO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和B的关系可能是(  )
A.B>0.3AB.B<0.2AC.0.2A<B<0.3AD.0.2A≤B≤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处于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ⅢA族;B、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O、Na2O2
(2)元素B、C、D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O2->Na+>Al3+(用离子符号回答)
(3)C、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关系;NaOH>Al(OH)3(用化学式表示).
(4)B、C形成的化合物在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80,1820,2750,11600.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是(  )
A.MOB.MO2C.MO3D.M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B.因为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制得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酸性强
C.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相连
D.工业上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有:黏土、石灰石、石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