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铝热剂、液氨、铝合金、酒精
B.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C.电解质:氯化钠、硫酸钡、氯化氢、水
D.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

分析 A、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B、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同素异形体概念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解答 解:A、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液氨是液体氨气属于纯净物、铝合金属于混合物、酒精是纯净物,故A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烧碱是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是水、小苏打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盐属于电解质,硫酸钡是盐属于电解质,氯化氢水溶液中导电是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
D、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概念和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掌握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中,不溶于其浓溶液中,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W可以形成Na2W2化合物
B.Z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两性氢氧化物
C.X与氢元素只能形成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D.WO2与XO2均为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MgCl2•6H2O晶体受热水解可以生成MgOHCl,但产率较低,其化学方程式为MgCl2•6 H2O$\frac{\underline{\;\;△\;\;}}{\;}$MgOHCl+HCl↑+5 H2O.
I.先用空气得到氮气,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图1(还原铁粉已干燥,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2)连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L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h→e→f→a→b→i→j.
II.将得到的氮气通入如图装置参与制备碱式氯化镁并探究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中CuO的质量为8.0g).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为Mg(OH)2+NH4Cl$\frac{\underline{\;\;△\;\;}}{\;}$MgOHCl+NH3↑+H2O.
(4)实验结束时进行正确操作是C.
A.关闭活塞K,先熄灭A处酒精灯,后熄灭C、E处酒精灯
B.先熄灭A处酒精灯,关闭活塞K,后熄灭C、E处酒精灯
C.先熄灭A处酒精灯,再熄灭C、E处酒精灯,后关闭活塞K
(5)反应完毕,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由黑色变为红色,甲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装置C中完全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Cu2O.己知:①Cu2O+H+═Cu2++Cu;②限选试剂:2mol/L H2SO4溶液、12mol/L H2SO4溶液、2mol/L HNO3溶液、10mol/L HNO3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少许固体于试管中 
步骤2:
向试管中加入2mol/LH2SO4溶液
 
溶液中出现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Cu和Cu2O
乙同学称量C中红色物质,质量为6.8g,且生成的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是Cu和Cu2O,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小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外电路中,电流从a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指出在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③萃取分液.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提示:甘油易溶于水,甲苯难溶于水)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会过高最后晶体碘在蒸馏烧瓶中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可能混有没反应完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熔融的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②若证明上述所得“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填试剂名称),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除去CO中的CO2
D.
制取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是红棕色气体.(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除去G固体中含有的H杂质,采用的方法是加热.
(3)写出向E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反应的离子方程3Fe2++NO3-+4H+=3Fe3++NO↑+2H2O.
(4)确定E中阳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或盐酸等)溶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催化剂能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B.图乙表示在含Mg2+、A13+、NH4+、Cl-的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图象,由图可得原溶液中n(Mg2+):n(Al3+):n(NH4+)=10:2:3
C.图丙表示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由图可得碱性:ROH>MOH
D.图丁表示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加入Na2SO4可以使溶 液由a点变到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