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 | |
B. |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乙烯 | |
C. | 用酸性KMnO4溶液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
D. | 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乙醇、乙醛、乙酸 |
分析 A.苯与溴水分层、乙醇与溴水互溶,苯乙烯使溴水褪色;
B.溴易溶于苯;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D.乙醛、乙酸、乙醇3种物质与新制Cu(OH)2反应的现象分别为: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无现象.
解答 解:A.苯与溴水分层、乙醇与溴水互溶,苯乙烯使溴水褪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溴易溶于苯,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故B错误;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故C错误;
D.乙醛、乙酸、乙醇3种物质与新制Cu(OH)2反应的现象分别为: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Ag+、NO3-、Cl- | B. | K+、Ba2+、Cl-、CO32- | ||
C. | Na+、Fe3+、NO3-、SO42- | D. | Na+、Mg2+、OH-、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阳极析出铜64g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 |
B. | 24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NA | |
C. | 1.0mo1•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大于NA个 | |
D. | 1mol的甲基(-CH3)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关闭活塞,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可用于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
B. |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NH3、H2等 | |
C. | 装置③可用于吸收NH3 | |
D. | 装置④蒸馏时,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钠置换 | |
B. |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醉能电离出H+而表现酸性 | |
C. | 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 |
D. | 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图1所示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 |
B. | 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 |
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
D. | 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从图4装置下口放出的是碘的苯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 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杂质气体 | |
B. | 煤焦油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 | |
C. | 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 |
D. |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