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25℃时,AgCl的Ksp=1.8×10-10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①100mL蒸馏水,②100mL 0.3mol•L-1 AgNO3溶液,③100mL 0.1mol•L-1 MgCl2时溶液.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c(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填序号),此时溶液②中c(Cl-)=6×10-10mol/L.

分析 含有银离子或氯离子的溶液抑制AgCl溶解,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程度越大;根据c(Cl-)=$\frac{{K}_{sp}(AgCl)}{c(A{g}^{+})}$计算出溶液②中c(Cl-).

解答 解:含有银离子或氯离子的溶液抑制AgCl溶解,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程度越大,氯化镁和硝酸银溶液抑制AgCl溶解,但硝酸银是可溶性盐,所以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最大,则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溶液②中c(Cl-)=$\frac{{K}_{sp}(AgCl)}{c(A{g}^{+})}$=$\frac{1.8×1{0}^{-10}}{0.3}$mol/L=6×10-10 mol/L,
故答案为:②①③;6×10-10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难溶物溶解平衡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溶度积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共聚法是将共聚单体引入纤维高聚物分子链中,可提高难燃性.此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W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为芳香烃,N含有甲基
(2)M的结构简式为:
(3)R-CH2OH$\stackrel{KMnO_{4}/H+}{→}$R-COOH(R表示烃基).
(1)B的结构简式是;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④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2)G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②的反应试剂是HCl,设计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碳碳双键不被氧化
(4)F与P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
(5)分子组成比E少2个CH2的有机物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9 种;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能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1mol H2,请写出其中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1mol氢氧化钠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膜技术原理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人设想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原电池,能够生产硫酸.Y是电解池,能够生产N2O5
B.c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O4+2HNO3-2e-=2N2O5+2H+
C.当电路中通过2mol e-,X、Y中各有1molH+从左边迁移到右边
D.为保证X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加入的n(so2):n(H2O)=1: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Y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比等于$\frac{1}{3}$,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的比为$\frac{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X<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C.化合物ZW、XY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X、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由物质X合成乙烯雌酚Y的一种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B.1mol化合物Y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5mol Br2
C.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Y能发生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能发生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发生以下转化

已知B的分子式为C3H8O,能与金属钠反应,且B的结构为一条直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A中最少有6个原子共平面,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2)试推测A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氯化氢反应只有一种产物  b、能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腿色  c、能使溴水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
(3)写出A、B、C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A中官能团碳碳双键;C中官能团醛基;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H3CH=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②:2CH3CH2CH2OH+O2$→_{△}^{Cu}$2CH3CH2CHO+2H2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③:CH3COOH+CH3CH2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2CH3+H2O反应类型:酯化反应
(5)乙酸丙酯中能与NaHCO3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6)E是B的同系物,与B相差一个CH2,且E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E的结构简式为(CH3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原子间都以单链相连的链烃是烷烃
B.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C.油与脂肪都属于甘油酯
D.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碘钟”实验中,3I-+S2O${\;}_{8}^{2-}$═I${\;}_{3}^{-}$+2SO${\;}_{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_{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0.0400.0800.0800.1600.120
c(S2O${\;}_{8}^{2-}$)/mol/L0.0400.0400.0800.0200.040
t/s88.044.022.044.0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①、②、⑤三个实验的数据,推测显色时间t1=29.3s.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A(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目前,汽车厂商常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stackrel{催化剂}{?}$2CO2+N2.为研究如何提高该转化过程反应速率,某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资料查阅】①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不同;
②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当催化剂质量相等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催化效率有影响.
【实验设计】课题组为探究某些外界条件对汽车尾气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同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2806.50×10-34.00×10-380
6.50×10-3120
探究温度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3606.50×10-34.00×10-380
【图象分析与结论】利用气体传感器测定了三组实验中C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图:
(2)计算第Ⅰ组实验中,达平衡时NO的浓度为3.50×10-3mol/L;
(3)由曲线Ⅰ、Ⅱ可知,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汽车尾气转化速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无影响”).
(II)随着世界粮食需求量的增长,农业对化学肥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氮肥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化肥.而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为:N2+3H2?2NH3
(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9mol•L-1.用N2表示其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则所经过的时间为B;
A.2s         B.3s         C.4s          D.6s
(2)下列4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D;
A.v(H2)=0.1mol•L-1•min-1          B.v(N2)=0.1mol•L-1•min-1
C.v(NH3)=0.15mol•L-1•min-1        D.v(N2)=0.002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