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下图是制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②ClO2气体只能保持在稀释状态下以防止爆炸性分解,且需现合成现用.
③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NaClO3,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l--6e-+6OH-=ClO3-+3H2O.
(2)反应生成ClO2气体需要X酸酸化的原因为:ClO2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X酸为硫酸.
(3)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防止H2O2分解.
(4)吸收塔内ClO2随着还原剂的不同和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可被还原为ClO2-或Cl-.ClO2被S2-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所示.请写出pH≤2时ClO2与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O2+5S2-+8H+=2Cl-+5S↓+4H2O.

(5)第二步向NaClO3溶液中通SO2的同时通入空气的原因为:稀释ClO2气体,防止爆炸.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分析 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则电解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硫和X酸还原氯酸钠溶液生成二氧化氯,再用双氧水、氢氧化钠吸收反应生成亚氯酸钠,过滤的亚氯酸钠(NaClO2)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亚氯酸钠晶体,
(1)根据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结合产物书写;
(2)由于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氯酸钠容易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X应该是硫酸.
(3)H2O2不稳定,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过高,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4)根据图象可知,pH≤2时ClO2被还原为Cl-,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5S2-+8H+=2Cl-+5S↓+4H2O.
(5)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以防止爆炸;
(6)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过滤得到粗晶体.

解答 解: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则电解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硫和X酸还原氯酸钠溶液生成二氧化氯,再用双氧水、氢氧化钠吸收反应生成亚氯酸钠,过滤的亚氯酸钠(NaClO2)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亚氯酸钠晶体,
(1)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所以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因此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Cl--6e-+6OH-=ClO3-+3H2O,
故答案为:Cl--6e-+6OH-=ClO3-+3H2O;
(2)由于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氯酸钠容易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X应该是硫酸,故答案为:ClO2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 硫酸;
(3)H2O2不稳定,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过高,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
(4)根据图象可知,pH≤2时ClO2被还原为Cl-,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5S2-+8H+=2Cl-+5S↓+4H2O,
故答案为:2ClO2+5S2-+8H+=2Cl-+5S↓+4H2O;
(5)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应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故答案为:稀释ClO2气体,防止爆炸;
(6)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粗晶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点评 本题以过氧化氢法制备亚氯酸钠为主线,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运用、有关实验操作和简单实验设计能力考察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热力学数据: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73.6kJ•mol-1
(1)写出由CH3OH(g)合成CH3CH2OH(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OH(g)=CH3CH2OH(g)+H2O(g)△H=-75.6 kJ•mol-1
(2)对反应Ⅰ,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d(选填编号)
a.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b.平衡常数K不再增大
c.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Ⅰ在一定条件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恒定,能提高CO2转化率的措施是AD A、降低温度        B、补充CO2     C、加入催化剂       D、移去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②给试管加热对,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后固定局部加热
③大量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抹布抹去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A.5个B.4个C.3个D.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设计如下装置进行试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b).

(1)A装置还能制备的气体是bd.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        b.碳化钙与水制乙炔       
c.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制氨气        d.铜与浓硝酸制二氧化氮
(2)B装置中的药品是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D处酒精灯点燃的条件是装置⑤中产生白色沉淀.
(3)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Na在CO2中充分燃烧后D中残留固体成分的探究过程.限选试剂:pH试纸、稀HCl、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BaCl2溶液、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可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kJ)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A(g)和B(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C(g)和D(g)具有的总能量.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放热”),△H=E2-E1(用E1和E2表示);
(3)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M能有效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M时对E1的影响是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处要加入3mL乙醇、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浓硫酸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2)在C处试管中还应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3)C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_{△}^{浓硫酸}$ CH3COOC2H5+H2O.
(4)D处试管中预先装入的是饱和Na2CO3溶液,它起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反应结束后D试管中可以明显看到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则上层液体是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水和碘化钾反应:Cl2+2I-=2Cl-+I2
B.二氧化锰和盐酸制氯气: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2H2O+Cl2
C.氯气制漂白粉:2OH-+Cl2=Cl-+Cl0-+H2O
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拟用废铝箔制取硫酸铝晶体,已知铝的物种类别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①处理过的铝箔;②2.0mol•L-1硫酸;
③2.0mol•L-1NaOH溶液.
由铝箔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铝箔于烧杯中,分次加入2.0mol•L-1NaOH溶液,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②过滤.    
③滤液中滴加2.0mol•L-1硫酸,不断搅拌,调节溶液pH为4~10.
④过滤、洗涤.    
⑤沉淀中不断加入2.0mol•L-1硫酸至恰好溶解.
⑥蒸发浓缩. 
⑦冷却结晶.  
⑧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在该反应中,当有3NA电子转移时,上述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焓变为△H=-46.2KJ/mol
B.1L 0.1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A
C.室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0.1NA
D.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5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液共1L,含CH3COOH和CH3COO-共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