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NA个电子发生转移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分析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滴加KI溶液时,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B错误;
C.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则不能确定转移电子数,故C错误;
D.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2+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素材陌生,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选项C不需要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碳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5.52×103KJ;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3+H2O2=HCl+H2O+COCl2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 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0.234mol/L;
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
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0.031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v(5~6)>v(2~3)=v(12~13);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5-16)(填“<”、“>”或“=”),原因是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Ⅰ)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D.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C.用天平称量2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浓度
(Ⅱ)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
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b锥形瓶;c滴定管;d烧杯(若干);e玻璃棒;f胶头滴管;g托盘天平(含砝码);h滤纸;i量筒;j漏斗;k温度计
现有下列试剂:
A.NaOH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镁溶液           D.蒸馏水
试填空:
(1)如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判断及读数(虚线刻度)不正确的是ABD.

A.①是量筒,读数为1.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0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0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是1.50℃
(2)配制100m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有药匙和100mL容量瓶.
(3)除去Mg(OH)2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以用到的试剂是C(选填序号),操作方法是取样品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适量氯化镁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完成上述操作,上述仪器或用品用到的有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d烧杯(若干)、e玻璃棒、f胶头滴管、h滤纸、i漏斗(从上述仪器或用品中选择,填上相应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总数为1mol的是(  )
A.10gH2B.16gCH4C.20gSO3D.17g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C.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量筒的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B.蒸馏实验开始时先通入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只有分液漏斗才能进行碘水中的碘的萃取实验
D.浓硫酸烧伤皮肤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
A.糕点中的配料维生素CB.方便面里的味精(谷氨酸钠)
C.葡萄酒中的少量二氧化硫D.火腿肠中的少量亚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K2Cr2O7是橙红色晶体,K2CrO4是黄色晶体,若将K2Cr2O7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r2O72-+H2O?2CrO42-+2H+,当达到平衡时,溶液的颜色为橙色,试回答:
(1)向盛有2mL的上述K2Cr2O7溶液的试管中滴入10滴2mol•L-1的NaOH溶液,则试管中的溶液呈黄色色.原因是加入OH-,使C(H+)减少,平衡向右移动,C(CrO42-)增大.
(2)向(1)所得的溶液中滴入5滴2mol•L-1的硫酸,试管中溶液呈橙黄色,理由是加入H2SO4使C(H+)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Cr2O7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不可能大量共存:Na+、HCO3-、Fe2+、I-
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可以大量共存:H+、Fe2+、Cl-、SO42-
C.将足量CO2通入下列溶液后仍然能大量共存:Na+、C6H5O-、CH3COO-、AlO2-
D.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Na+、Cl-、CO32-、SO4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