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装置与答题无关,省略铁架台等已省略.)按下连连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
(2)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______;
(3)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4)假定丁烷按C4H10→C2H6+C2H4和C4H10→CH4+C3H6的方式完全裂解,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的质量减少了1.7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甲烷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假定流经D、G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
(5)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图2流程实验:
①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______Ⅱ______,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②已知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分析:(1)应先检验气密性,赶出内部气体,再加热;
(2)在装置G的末端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堵住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手指,若没有爆鸣声,则空气排尽;
(3)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
(4)“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烯烃的质量;
(5)分离不互溶的液体用分夜,分离互溶的液体用蒸馏.Na2SO3溶液可吸收溴单质,由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可知B为乙烷.
解答:解:(1)应先检验气密性,赶出内部气体,再给D、G装置加热;
故答案为:②③①;
(2)在装置G的末端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堵住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手指,若没有爆鸣声,则空气排尽;
故答案为:打开K,使丁烷气依次流经各装置,在装置G的末端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堵住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手指,若没有爆鸣声,则空气排尽;
(3)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
故答案为:通过观察气泡,调节K,控制气体流速;
(4)“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烯烃的质量为0.7g;设X为C2H4,y为C3H6
   28x+42y=0.7g
再根据氧原子的守恒关系如下:
2(2x+y)+=mol
解得:x=y=0.07mol
故答案为:1:1;
(5)亚硫酸钠与有机物不互溶,分离不互溶的液体用分夜;分离互溶的液体用蒸馏.
Na2SO3溶液可吸收溴单质,由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可知B为二溴丙烷CH3-CHBr-CH2Br,A为二溴乙烷CH2Br-CH2Br.
故答案为:分液; 蒸馏 SO32-+Br2+H2O═SO42-+2H++2Br-   CH3-CHBr-CH2Br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操作,实验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要求填空: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
干燥混合气体
干燥混合气体

(2)设
V(CI2)
V(CH4)
=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
大于或等于4
大于或等于4

(3)E装置的作用是
CD
CD
(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CH4+2Cl2
光照
C+4HCl
CH4+2Cl2
光照
C+4HCl

(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分液
分液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
a,b
a,b
(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临沂三模)工业上利用某合金废料(含铁、铜、碳)为原料制备CuSO4和(NH42SO4?FeSO4?6H2O(莫尔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②和步骤③中会产生同一种气体,生成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Fe+2H+=Fe2++H2

(3)用Cu和混酸(稀硫酸、稀硝酸)制备CuSO4溶液时,为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混酸中硫酸和硝酸的浓度之比最好为
3:2
3:2

(4)浓度均为0.1mol?L-1的莫尔盐溶液和(NH42SO4溶液中,c(NH4+)前者大于后者,原因是
莫尔盐溶液中Fe2+的水解显酸性,抑制了NH4+的水解
莫尔盐溶液中Fe2+的水解显酸性,抑制了NH4+的水解

(5)莫尔盐比绿矾(FeSO4?7H2O)更稳定,常用于定量分析.利用莫尔盐溶液可将酸性KMnO4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Mn2++5Fe3++4H2O
5Fe2++MnO4-+8H+=Mn2++5Fe3++4H2O

(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H42SO4溶液.
①装置A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试剂为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碱石灰等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碱石灰等
(填试剂名称).
②将装置B中两种液体分离开,所需的最主要的玻璃仪器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
③装置C的作用为
吸收尾气,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吸收尾气,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硫的质量确定:
精英家教网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 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O4)进行测定剩余KMnO4溶被浓度的滴定.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50 23.70
2 25.00 1.02 26.03
3 25.00 0.00 24.99
相关反应:①2MnO4+2H2O+5SO2=2Mn2++5SO42-+4H+②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实验Ⅱ]铁的质量确定: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实验I”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4)根据实验I和实验II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发现,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多.为研究快的原因.甲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温度/℃ 酸化的H2C2O4溶液/mL KMnO4溶液/mL 溶液褪色时间/s
1 25 5.0 2.0 40
2 25 5.0
(另加少量可溶于水MnSO4粉末)
2.0 4
3 60 5.0 2.0 25
(5)分析上进数据,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和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精英家教网
A.海底热液研究(图1)处于当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热液活动区域“黑烟囱”的周围常存在FeS、黄铜矿及锌矿等矿物.
(1)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分析下表,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基主要原因是
 

电离能/kJ?mol-1 I1 I2
746 1958
906 173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N>O>S>C        B.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C.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D.CO、H2S、HCN都是极性分子
(4)“酸性热液”中大量存在一价阳离子,结构如图2,它的化学式为
 

(5)FeS与NaCl均为离子晶体,晶胞相似,前者熔点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
 
.在FeS晶胞中,与Fe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S2-围成的多面体的空间构型为
 

B.制备KNO3晶体的实质是利用结晶和重结晶法对KNO3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记录: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查阅资料:文献中查得,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实验方案:
Ⅰ.溶解:称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烧杯中,再加入70.0g蒸馏水,加热并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
Ⅱ.蒸发结晶:继续加热和搅拌,将溶液蒸发浓缩.在100℃时蒸发掉50.0g 水,维持该温度,在保温漏斗(如图3所示)中趁热过滤析出的晶体.得晶体m1g.
Ⅲ.冷却结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实验时室温为10℃)后,进行减压过滤.得KNO3粗产品m2g.
Ⅳ.重结晶:将粗产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得KNO3纯品.
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各种过滤操作过程中,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试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Ⅱ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2)若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不加入蒸馏水,则理论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产品的质量m2=
 
g,其中混有NaCl
 
g.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至少应加入蒸馏水
 
g.
(3)操作Ⅲ中采用减压过滤,其优点是
 
.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图4所示,试写出该装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氨气性质实验的装置.请完成:
精英家教网
(1)实验室用图甲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3)图乙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氨气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立即可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图乙中收满NH3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先已吸入2mL水,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管上呈自然松弛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的某项性质.
①下面是某同学关于该化学小组能用图乙制取NH3的原因分析,符合科学性原理的是
 
(填序号)
A.在NH3?H2O中有平衡:NH3+H2O?NH3?H2O?NH4++OH-,NaOH使平衡向左移动
B.在NH3?H2O中有平衡:NH3+H2O?NH3?H2O?NH4++OH-,NH4Cl使平衡向左移动
C.NaOH溶于水时放热,使体系的温度升高,NH3的溶解度减小,会有部分NH3放出.
D.NH4Cl会分解释放出NH3
②图乙中的NH4Cl与NaOH固体混合物能否用CaO固体代替
 
(填“能”或“不能”);
③如何判断图乙中烧瓶已收满NH3
 

④图丙中随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NH3
 
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