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现有以下实验装置供实验时挑选使用.

(1)利用Cu和浓硝酸反应制备NO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O2,根据反应原理应选用C装置(填序号,从A、B、C中选取).
(2)欲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将你所选的仪器按气体由左向右方向连接,连接顺序为:C→G→E→J.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HCl优于用水除HCl的原因是不消耗二氧化碳,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某小组为了探究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NO,设计了一连接顺序为D→H→I→K的实验装置.
①反应开始前通入N2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残留的空气,
②反应结束,若H瓶中溶液体积为100mL,从中取出25.00mL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OH溶液进行滴定,两次滴定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6.98mL和17.02mL,则该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8mol/L.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95.2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请你通过数据说明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是(填“是”或“否”)有NO产生.
(4)某同学设计下列四种制备NH3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D(填序号)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
(2)欲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要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确定收集方法;
(3)①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
②根据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氮原子守恒确定是否有一氧化氮生成;
(4)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分析,A氯化铵分解,在试管口生成氯化铵,B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C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D热空气吹,制得的氨气含杂质.

解答 解:(1)用Cu和浓硝酸反应制备NO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O2,都是固体混合不需加热,故选C,
故答案为:C;
(2)石灰石和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混合且不需加热的反应,所以反应装置选取C,浓盐酸、水具有挥发性,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J,所以其连接顺序是C-G-E-J,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仅除去氯化氢还能增加二氧化碳的量,所以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
故答案为:C-G-E-J,不消耗二氧化碳,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①空气中含有氧气,能氧化一氧化氮生成二氧化氮,为防止一氧化氮被氧化,充入氮气排出装置内残留的空气,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残留的空气;
②使用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frac{(16.98+17.02)mL}{2}$,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的关系式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0.1000mol/L×0.017L}{0.025L}$=0.068mol/L,实验测得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frac{95.2mL}{22400L/mol}$=0.00425mol,
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产生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0.5n(HNO3)=0.5×0.1L×0.0680mol/L=0.0034mol<0.00425,所以有一氧化氮生成,
故答案为:0.068mol/L;是;
(4)A.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当混合气体达到试管口时,温度降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故A错误;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促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所以能得到氨气,故B正确;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氨气,所以能得到氨气,故C正确;
D.热空气能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但氨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杂质,故D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即可,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取收集装置,难点是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根据原子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从2016年1月1日起将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研究SO2、NOx、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写出一种即可).
(2)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NH3•H2O+SO2=NH4++HSO3-、2NO2+4HSO3-=N2+4SO42-+4H+
(3)用稀土等催化剂能将汽车尾气中的CO、NOx、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无毒物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已知:
①N2(g)+O2(g)═2NO(g)△H1
②2C(s)+O2(g)═2CO(g)△H2
③C(s)+O2(g)═CO2(g)△H3
则NO(g)与CO(g)催化转化成N2(g)和CO2(g)的反应热△H2△H3-△H2-△H1(用△H1、△H2、△H2表示).
(4)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 N2,其△H=-139kJ•mol-1
(5)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①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1:7.
②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
(6)工业上可回收CO作燃料.如图是MCFC燃料电池,它是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A为电池的负(填“正”或“负”)极,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2CO2+O2+4e-=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frac{1}{2}$H2(g)+$\frac{1}{2}$I2(g)═HI(g)△H=-4.5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和1mol I2完全反应放出4.5kJ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放出9kJ热量
C.1molH2和1mol I2完全反应生成气态HI放出9kJ热量
D.0.5mol H2和0.5mol I2完全反应需要吸收4.5kJ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最终变为C,B和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Na2O2,CNa2CO3,DCO2,ENaOH.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水生成E:2Na+2H2O=2Na++2OH-+H2
②B和水生成E:2Na2O2+2H2O=4Na++4OH-+O2
③E与D生成C:CO2+2OH-=CO32-+H2O
(3)①B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是(填:是、否)
②B物质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否(填:是、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判断反应Na2S2O3+2HCl═2NaCl+H2O+S↓+SO2↑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填是或否),若是请在题目下方的空白处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电解质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NaAlO2④CH3COONa⑤NaOH
(1)当五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②①③⑤(填编号).
(2)将上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五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⑤(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无气体产生的是③④⑤(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这四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HCO3-+AlO2-═CO3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将海水蒸馏淡化为饮用水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过滤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D.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A→C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B为A单质的氧化物,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SiO32-+H2O.
(4)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5)若A为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与C可反应生成A.已知B的燃烧热为586.16KJ/mol,写出B的燃烧热的热的化学方程式:H2S(g)+$\frac{3}{2}$O2(g)═SO2(g)+H2O(l)△H=-586.1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Ksp (PbCO3)=1.5×10-13,Ksp (PbSO4)=1.8×10-8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2×105
(2)加入足量NaHCO3溶液也可实现该转化,写出离子方程式2HCO3-+PbSO4=SO42-+PbCO3+H2O+CO2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全部为2PbCO3•Pb(OH)2
假设二:全部为PbCO3
假设三:2PbCO3•Pb(OH)2 和PbCO3的混合物
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然后将样品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样品全部是2PbCO3•Pb(OH)2
①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不同意.若为假设三,有同样的现象.
②如果不同意,请提出改进意见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并分别测量增重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H元素和C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若n(C):n(H)=1:1,则为假设一,若n(c):n(H)>1:1,则为假设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