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述对乙烯和聚乙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是纯净物,常温下为气态,聚乙烯为固态,是混合物

B.乙烯和聚乙烯性质均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

C.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

D.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选B、D。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结构简式为CH2=CH2,聚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n,结构简式为,因n不确定,故聚乙烯为混合物,A正确;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分子中只有碳碳单键,故乙烯活泼,B错误;乙烯和聚乙烯中C、H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故质量相同时,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C正确;物质的量相同时,聚乙烯中C、H物质的量是乙烯中C、H物质的量的n倍,故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倍的关系,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需要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     (填仪器名称)。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      (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在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      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了游码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⑤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 0  

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C.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D.一个化学反应的△H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与反应

   途径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四种方法:

方法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b

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方法c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Cu2O + H2↑。

方法d

用肼(N2H4)还原新制的Cu(OH)2

  

(1)已知:2Cu(s)+1/2O2(g)=Cu2O(s);△H = -169kJ·mol-1

           C(s)+1/2O2(g)=CO(g);△H = -110.5kJ·mol-1

           Cu(s)+1/2O2(g)=CuO(s);△H = -157kJ·mol-1

  则方法a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方法c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  Cu2O,装置

        如右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钛极附近的pH值            

              (增大、减小、不变)

   (3)方法d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三种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T1

0.050[Co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T1

0.050

0.0488

0.0484

0.0480

0.0480

0.0480

T2

0.10

0.094

0.090

0.090

0.090

0.09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的温度:T2<T1        B.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C.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7×10-5 mol·L-1 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  )

A.Na          B.Mg

C.Al                    D.A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NH2COO-+2H2O  HCO3-+NH3·H2O。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实验,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

B.T1 ℃时,第6min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C.T2 ℃时,0~6min ν(NH2COO-)=0.3mol·L-1·min-1

D.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 kJ·mol-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