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D. 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X和HY两种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离常教:K(HX)<K(HY)
B. 浓度均为0.1mol·L-1的HX和HY的混合溶液中:c(X-)+c(HX)=c(Y-)+ c(HY)
C.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c(Na+)>c(Y-)>c(X-)>c(OH-)>c(H+)
D. a点水的电离度大于b点水的电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溶液中,缓慢通人氯气:I-、Br-、Fe2+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KOH、Ba(OH)2、K2CO3、BaCO3
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南开中学2016-2017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或事实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淡黄色试液红褐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
B | Br2 FeBr3 KBr | 制备少量KBr溶液 |
C | 无色试液焰色呈黄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
D | 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 H3PO3属于三元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X3﹣核外共有a个电子,X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m g X3﹣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8g铁片放入100mLCuSO4溶液中,Cu2+全部被置换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涤、干燥、称重,其质量变为8.2g,则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125 mol•L-1 B. 0.25 mol•L-1 C. 0.175 mol•L-1 D. 0.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焰色反应
C. Al(OH)3胶体净水 D.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简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 c(A—)
B.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
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 + c(HA) > 0.1 mol/L
D.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