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A. 2,2二甲基3丁烯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根据烯的加成原理,双键中的一个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2﹣二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即得到烯烃.
解答: 解:2,2﹣二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为
,2,2﹣二甲基丁烷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从而得到烯烃;根据2,2﹣二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可知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只有一种情况,所以该烯烃的碳链结构为
,该烯烃的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烯,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烷烃判断相应的烯烃,难度较大,会根据烷烃结构去掉相邻氢原子形成碳碳双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醇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都可以被氧化 |
| B. | 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
| C. | 醇都可以在浓H2SO4作用下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 |
| D. | 饱和一元脂肪醇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O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第三周期元素M,其原子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的电子数小于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下列关于元素M的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 M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B. M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M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常见还原剂SO2、I﹣、Fe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I﹣>Fe2+,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上述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是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中,烧杯盛放的是
(4)实验开始时,关闭K1,打开K2,通入少量氯气,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为验证I﹣的还原性比Fe2+强,取(4)后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应再往试管中滴入 溶液,现象是
②在(4)后,为了比较SO2和I﹣的还原性强弱,接下来的操作是
A.打开K1 B.打开K2 C.同时打开K1和K2
(5)若打开K2,通入Cl2恰好将Fe2+、I﹣全部氧化后,再打开K1通入SO2,当Fe3+全部转化为Fe2+时,此时通入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NaCl) 水 过滤
C CH3CH2OH(CH3COOH) CaO 蒸馏
D CO2(SO2) Na2CO3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A. B. (CH3)2CHOH
C. CH3CH2C(CH3)2CH2OH D. CH3CH2C(CH3)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类推正确的是 ( )。
选项 | 已知 | 类推 |
A |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 Fe+Cu2+===Cu+Fe2+ | 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
B | 向污水(无还原性)中投放Al2(SO4)3,生成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 向污水(无还原性)中投放Fe2(SO4)3,生成凝聚悬浮物的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 |
C | 氯气与Ca(OH)2悬浊液反应:Cl2+Ca(OH)2===Ca2++Cl-+ClO-+H2O | 氯气与CaCO3悬浊液反应:Cl2+CaCO3===Ca2++Cl-+ClO-+CO2 |
D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维生素C________溶于水(填“易”或“难”)。
(3)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________性。
(4)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溶液蓝色退去,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5)中学生每天需补充约60 mg维生素C,下列物质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________。
A.辣椒 B.鸡蛋 C.米饭 D.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