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降低温度 | B. | 恒容时,再通入2amolC和2amolD | ||
C. | 恒压时,再通入2amolC和2amolD | D. | 恒容时,再通入amolA和amolB |
分析 依据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正反向是放热反应;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中温度降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压强改变平衡不动;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改变,不能抵消;
根据题干条件,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种物质均为amol.欲使C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则C的浓度应变为为2amol.
解答 解: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若使C的浓度增大为2a,amolA,amolB必须全部转化才符合,但温度降低不能使反应进行完全,故A错误;
B、根据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种物质均为amol,对于反应,A(g)+B(g)?C(g)+D(g)相当于起始量为2amolA,2amolB进行的反应,再通入2amolC和2amolD,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但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平衡不动,C的物质的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即2amol,故B正确;
C、对于反应,A(g)+B(g)?C(g)+D(g)恒压时,再通入2amolC和2amolD,成比例等效,则C的平衡浓度不变,故C错误;
D、恒容时,再通入amolA和amolB,在完全转化时C的浓度才增大为原来的2倍,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C的浓度增大小于原来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条件,主要考查等效平衡的建立和分析判断,关键是理解反应是可逆的,不能进行完全,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
B. | 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
C. | 根据反应中HNO3(稀)$\stackrel{被还原}{→}$NO,而HNO3(浓)$\stackrel{被还原}{→}$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 | |
D. |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晶体硅中,Si原子与Si-Si键数目比为1:2 | |
B. |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 |
C. | 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 |
D. |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 |
B. | C3N4晶体中C-N键长比金刚石中C-C要长 | |
C. | C3N4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 |
D. | 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烷 | B. | 甲醛 | C. | CO | D. | 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四氯化碳、乙醇、苯、乙酸 | B. | 苯、甲苯、己烯、己烷 | ||
C. | 苯、己烯、溴苯、氯化钠溶液 | D. | 乙酸、乙醇、硝基苯、乙酸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 |
B. |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 |
C. |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 |
D. |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Fe3++Cu═Fe2++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