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Cl-
C.进行焰色反应,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分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B、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自由移动电子的物质能导电;
C、进行焰色反应,应将铂丝用盐酸洗净,盐酸具有挥发性;
D、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一般用弱碱性溶液来处理.

解答 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电流作用下能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故B正确;
C、进行焰色反应,应将铂丝用盐酸洗净,盐酸具有挥发性,不能用硫酸来洗铂丝,故C错误;
D、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 X、Y、Z、M、R五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M<R,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结构或性质信息
X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Y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Z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
M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R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其价电子层各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
(1)元素M的原子核外共有1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5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高的是N(写元素符号),原因是N原子的2p能级电子为半充满,为较稳定的结构.
(3)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已知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B.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5℃时,往水中不断加入NaHC2O4固体,部分微粒浓度随c(HC2O4)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c(HC2O4ˉ)=0.1mol•Lˉ1时,c(H+)>c(C2O42-)-c(H2C2O4
B.当c(HC2O4ˉ)>amol•Lˉ1时,c(H+)<c(H2C2O4),HC2O4ˉ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HC2O4ˉ?C2O42-+H+,Ka(HC2O4ˉ)=a
D.将0.08mol•Lˉ1H2C2O4溶液与等浓度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c(Na+)>c(HC2O4ˉ)>c(C2O42-)>c(H2C2O4)>c(H+)>c(OH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2C(g),△H<0.
(1)若将4molA和2molB在2L的容器中混合,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2)若把amolA和bmolB充入一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A)+n(B)=n(C),则A的转化率为$\frac{2(a+b)}{5a}$×100%,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frac{40(a+b)^{2}}{(3a-2b)^{2}×(4b-a)}$(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若如图所示,将4molA和2molB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x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mol.若A、B、C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达到平衡状态x时的容器中,通入少量B气体,体系中A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体积分数再达到与平衡状态x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通入适量A或给体系升温.
②若起始时a=1.2mol,b=0.6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x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c≥0
③若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平衡状态x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3.6<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 CO、CO2、H2 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和二甲醚(CH3OCH3)及许多烃类物质等,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已知碳的气化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如下表:
 气化反应式 1gK
 700K 900K 1200K
C(s)+H2O(g)=CO(g)+H2(g) -2.64-0.39 1.58
 C(s)+2H2O(g)=CO2(g)+2H2(g)-1.67-0.03 1.44
反应:CO(g)+H2O(g)?CO2(g)+H2(g),该反应的△H<0(选填:“>”、“<”、“=”);在900K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0.36.
(2)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H2?CH3OH.已知:H2(g)、CO(g)、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283.0kJ/mol和-726.5kJ/mol.则:CH3OH(l)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H2O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OH(l)+O2(g)=CO(g)+2H2O(l);△H=-443.5kJ/mol.
(3)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条件下,工业上用H2CO和CO合成CH3OCH3
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1
①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   e.增加CO的浓度
②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3molCO、1molCH3OCH3、1molCO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上述反应,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或“=”),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5%.
(4)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frac{2b}{a-2b}$×10-7 mol•L-1(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如生成NO、N2O、N2、NH4+等).现有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则

(1)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2)B与A的差值为:0.008mol.
(3)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32mol,C点对应的溶液体积为7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熔点:Na>MgO>SiO2B.水溶性:SO2>H2S>HCl
C.热稳定性:HF>H2O>NH3D.沸点:HF>HCl>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SiH4<CH4<H2O<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简略框架图.

(1)请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按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划分成5个区,不全是金属元素的区为s、p.
(2)上表中元素①、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3s23p1;比较元素①与元素②的下列性质(填写“>”或“<”).
原子半径:①>②、电负性:①<②、金属性:①>②.
(3)某短周期元素最高正价为+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根据氢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你认为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IVA族;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ⅦA族,请你写出支持这一观点的1个化学事实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