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有0.1mol/L的①氯化铵、②氯化钠、③醋酸钠三种溶液。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与②比较:c(Na+)>c(NH4+)
B.①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OH﹣)
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c(NH4+)+c(Na+)+c(NH3•H2O)
D.向③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常州一中、江阴南菁高中高三两校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L2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2NA
B.7.8g苯中含有C=C键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5.6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1L浓度均为2mol·L-1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当有0.2NA个电子转移时,理论上阴极析出6.4g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份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H+、Mg2+、CO32﹣、OH﹣、HCO3﹣、Cl﹣、SO42﹣等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先加足量稀硝酸酸化,有气体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进行检验,没有明显现象;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是 。
(2)经过上述操作后,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对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 。
(3)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是9.6g,体积是6.72L,则C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石嘴山第三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钢闸门C做_____极。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图3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①E为该燃料电池的极________(填“正”或“负”)。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内蒙古包头第九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属M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已知:C、D、E、G均为气体,且G为单质;将D通入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F逐滴加入B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M 、F 、G 。
(2)A溶液与B溶液混合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除去气体C中的气体E的化学方法是 。
(4)将10mL充满气体E和O2混合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反应后试管中残留1mL无色气体,则试管中气体E的体积是 mL。
(5)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M与NO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蓝矾、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甲烷燃烧
A.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 | 酸 | 盐 | 酸性氧化物 | |
A | 纯碱 | 盐酸 | 烧碱 | 二氧化硫 |
B | 烧碱 | 硫酸 | 纯碱 | 二氧化碳 |
C | 苛性钠 | 醋酸 | 石灰石 | 水 |
D | 苛性钾 | 硝酸 | 苏打 | 一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接负极,N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1 mol NaOH
B.M接负极,N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
C.M接负极,N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D.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