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Na>Al>C>O>H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写分子式)C2H2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_{D}^{C}$B(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O=C=O;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NaAlO2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

分析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ⅠA族,Y处于Ⅳ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为A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ⅠA族,Y处于Ⅳ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为Al元素,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Al>C>O>H,
故答案为:Na>Al>C>O>H;
(2)H与C形成多种化合物,属于烃类物质,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是C2H2
故答案为:C2H2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_{D}^{C}$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则C为CO2,D是淡黄色固体则D为Na2O2,则:CO2的结构式为O=C=O,Na2O2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O=C=O;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偏铝酸钠、B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碳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
故答案为:NaAlO2;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碳酸钠、B为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碳酸氢根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氢离子与碳酸根转化生成碳酸氢根,全部转化碳酸氢根溶液,仍为碱性,故部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c (Na+)>c (HCO3-)>c (CO32-)>c (OH-)>c (H+);NaCl、NaHCO3、H2CO3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常用化学用语、无机推断、盐类水解等,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3)②中滴加盐酸判断溶质,是本题的难点、易错点,学生溶液考查生成氯化钠,忽略滴加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1kpa下22.4L氦气含质子的数目为4NA
B.将CO2通入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标况下,将2.24L NH3溶于100ml水,所得溶液中粒子个数关系N(NH4+)+N(NH3•H2O)=0.1NA
D.常温常压下14g氮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I.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利用硼镁矿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为(部分步骤已省略):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操作1的步骤为蒸发浓缩、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洗涤、低温干燥;
(2)MgCl2•7H2O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防止MgCl2水解生成Mg(OH)2
(3)制得的粗硼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I3,BI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现将0.2000g粗硼制成的BI3完全分解,将生成的I2配制成100mL溶液,用酸式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量取10mL碘水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3000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如何判断滴定终点: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锥形瓶中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则该粗硼样品的纯度为99%(提示:I2+2S2O32-═2I-+S4O62-).
Ⅱ.学家预言:21世纪是钛的世纪.工业上利用上述I中副产物Cl2和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Mg(s)+Cl2(g)═MgCl2(s)△H=-641kJ•mol-1
②Cl2(g)+$\frac{1}{2}$Ti(s)═$\frac{1}{2}$TiCl4(l)△H=-385kJ•mol-1
(4)钛白粉是利用TiO2+发生水解生成钛酸(H2TiO3)沉淀,再煅烧沉淀制得的.TiO2+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H2TiO3↓+2H+
(5)反应Ⅰ在800~900℃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Mg(s)+TiCl4(l)═2MgCl2(s)+Ti(s)△H=-51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学生为探究AgCl沉淀的溶解和转化,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如下:
步骤和现象现象
Ⅰ.将等体积等浓度的AgNO3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得到浊液W,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
Ⅱ.向滤液X中滴加几滴饱和Na2S溶液出现浑浊
Ⅲ.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几滴饱和Na2S溶液沉淀变为黑色
Ⅳ.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几滴浓氨水沉淀逐渐溶解
(1)步骤Ⅰ的浊液W中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为AgCl(g) Ag+(aq)+Cl-(aq).
(2)由步骤Ⅱ的浑浊可推测,滤液X中除了含有Na+、NO3-,还含有的离子有Ag+、Cl-
(3)能说明步骤Ⅲ中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S2-═Ag2S(s)+2Cl-.沉淀转化的主要原因是该温度下,Ag2S比AgCl溶解度更小.
(4)已知:Ag++2NH3•H2O  Ag(NH32++2H2O,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Ⅳ中加入浓氨水沉淀逐渐溶解的原因AgCl(g) Ag+(aq)+Cl-(aq),银离子与氨水结合,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促使AgCl溶解.
(5)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预测不正确的是BC.
A.在步骤Ⅳ之后,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AgCl沉淀生成
B.由步骤Ⅳ可以推测: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C.若在白色沉淀Y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 Ca2+、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A.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数目
B.常温下pH=4的KHSO4溶液和CH3COOK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
C.纯水在100℃时的pH和25℃时的pH
D.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图1所示.

(1)已知 ①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②C(s)+2H2O(g)=CO2(g)+2H2(g)△H2=+90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
①p1<p2(填“>”、“<”或“=”).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p1下,100℃时,CO(g)+2H2(g)?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V}^{2}}{{a}^{2}}$(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表示CO2与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编号).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75mol/L•min.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移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S2-、SO32-、NH4+、Al3+、HPO42-、Na+、SO42-、AlO2-、Fe3+、HCO3-、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S2-、SO32-、HPO42-、AlO2-、HCO3-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NH4+、Al3+、Fe3+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SO42-、Cl-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HPO4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_{27}^{69}$Co是放射性元素,它的核内中子数为(  )
A.60B.27C.33D.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