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t2 | t3~t4 | t5~t6 | t6~t7 |
K1 | K2 | K3 | K4 |
分析 (1)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6.6KJ•mol- 1计算;
(3)恒温恒容时,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与开始为1molSO2和1molO2 相比,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的SO2转化率高;
(4)反应最后得到硫酸钠,根据钠原子、硫原子原子守恒计算;
(5)恒温恒容,甲与乙起始n(SO2):n(O2)=2:1,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甲中转化率增大;丙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n(SO2)=2mol,n(O2)=1mol,与甲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6)t2~t3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t4~t5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t2~t3段为增大压强,t4~t5段为升高温度;
t2~t3段为增大压强后,平衡正向移动,SO3的含量升高,至t3~t4平衡时含量达最高;
(7)根据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增大,K减小.
解答 解:(1)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图1可知1molS(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7KJ,所以,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7 KJ•mol-1;
(2)由图1可知,参加反应的n(SO2)=1mol-0.2mol=0.8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6.6kJ•mol- 1;可知,△H2=0.4△H=0.4×-196.6kJ•mol- 1=-78.64kJ•mol-1;
故答案为:-78.64kJ•mol-1;
(3)恒温恒容时,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与开始为1molSO2和1molO2 相比,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的SO2转化率高,放出热量的数值比|△H2|大.
故答案为:大;
(4)反应最后得到硫酸钠,根据钠原子、硫原子原子守恒,n(NaOH)=2n(S)=2×(0.2+0.8)mol=2mol.
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是SO2被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SO2+O2+4OH-═2SO42-+2H2O.
故答案为:2mol;2SO2+O2+4OH-═2SO42-+2H2O;
(5)A、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压强P甲=P丙,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P乙<P甲<2P乙,故P甲=P丙<2P乙,故A错误;
B、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质量m甲=m丙,乙等效为在甲到达平衡的基础上,再减少1mol SO2和0.5mol O2,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SO2转化率减小,则SO3的质量m甲>2m乙,故m甲=m丙>2m乙,故B正确;
C、对于甲、乙,SO2、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SO2)与c(O2)之比为定值2:1,丙为分解反应,丙中c(SO2)与c(O2)之比为2:1,故k甲=k丙=k乙=2,故C错误;
D、甲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Q甲+Q丙=197,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减小一半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SO2转化率减小,故Q甲=197-Q丙>2Q乙,故D错误;
故选B;
(6)t2~t3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t4~t5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t2~t3段为增大压强,t4~t5段为升高温度;t2~t3段为增大压强后,平衡正向移动,SO3的含量升高,至t3~t4平衡时含量达最高;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t3~t4;
(7)由(4)的分析可知t2~t3段为增大压强,则K2=K1;t4~t5段为升高温度,则K3<K2;所以K4=K3<K2=K1;
故答案为:K4=K3<K2=K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与计算、反应热知识、等效平衡等,难度较大,注意理解等效平衡等,关键在于读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00 | 300 | 400 |
K | 1.0 | 0.86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 |
B. | 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2mol•(L•min)-1 | |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
D. | 其它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则反应进程可能如图3所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序号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
② | 将氯水滴加到紫色石蕊试液中 | 氯水中不仅有H+还有HClO | |
③ | 将氯水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 | 淀粉-KI试纸变蓝 (I2遇淀粉变蓝) | 氯水中有Cl2 |
④ | 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HCO3溶液中 | 有气泡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散系的分类: | |
B. | 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 |
C. | 如图显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 |
D. | 在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硫酸后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质--铝 石墨 氮气 | |
B. | 混合物--空气 粗盐 牛奶 | |
C. | 碱--烧碱 纯碱 熟石灰 | |
D. | 氧化物--氧化铜 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