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一定是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分析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B、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C、碱和盐反应可能生成两种沉淀,例如A为氢氧化钡溶液,B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D、碱和盐反应可能生成盐和水,例如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 解:A、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与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但产物是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等,故A错误;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符合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例如A为氢氧化钡溶液,B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错误;
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盐和水,例如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对中和反应及其他基本反应类型概念的准确理解,并会灵活分析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NH4+、Fe2+、Fe3+、Ba2+、SO42ˉ、HCO3ˉ、Clˉ,
为鉴别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玻璃棒蘸取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红色;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和HCO3-
B.取③中滤液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原溶液一定有Fe3+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和Cl-
D.为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K+,可通过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焰色是否为紫色来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选填其中一个);(填一种).
(2)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BC(填序号)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4)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HANaOH混合后溶液的pH
C(HA)=0.2mol•L-1C(NaOH)=0.2mol•L-1pH=a
C(HA)=c1mol•L-1C(NaOH)=0.2mol•L-1pH=7
C(HA)=0.1mol•L-1C(NaOH)=0.1mol•L-1pH=9
pH=2pH=12pH=b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若a=7,则HA是强酸;若a>7,则HA是弱酸.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填“<”、“>”或“=”)0.2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B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A-)>c(OH-)>c(H+);其中,C(A-)=0.1+1×10-9-1×10-5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后C(HA)>(填“<”、“>”或“=”)C(NaOH);b<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0.4g氢氧化钠溶液溶于水,配成100毫升溶液.
(1)求其pH.
(2)若将上述溶液稀释100倍,则求其pH.
(3)若在原溶液中加入pH等于2的盐酸,盐酸体积为多少时,与氢氧化钠正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
小组猜想:ⅰ.固体产物可能有Mg(NO22、MgO、Mg3N2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气体产物可能有NO2、N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得相关资料:a.Mg(NO22、Mg(NO32易溶于水,MgO难溶于水.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1)针对以上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装置均省略):

(2)进行实验
Ⅰ.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3.7gMg(NO32固体,置入硬质玻璃管A中,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并进行相关物质质量称量
Ⅲ.关闭K,用酒精灯持续给装置A加热,过程中各装置内溶液均未倒吸入其它装置.
Ⅳ.待Mg(NO32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再缓慢通入一会N2后并再称量.称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0g,B、C、D、E、F中溶液质量分别增加了2.3g、0.0g、0.1g、0.3g、0.05g.
Ⅴ.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出现明显现象.
(3)回答问题
①小组预测一定有O2生成,理由是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只能为氧元素失去电子生成O2
②N2的电子式是,步骤Ⅱ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避免对分解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
③步骤Ⅲ中,装置A内若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其化学式是NO2
④装置C中若红色始终未褪,其设计的目的是验证NO2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NO2干扰后续对O2的检验.
⑤实验中发现Mg(NO32分解时有O2生成,其实验现象是C中红色溶液中有气泡冒出,D中溶液褪色,用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a2SO3+H2O?NaHSO3+NaOH、2Na2SO3+O2=2Na2SO4
⑥实验中Mg(NO32分解没有N2生成的理由是Mg(NO32的质量与剩余固体、NO2、O2的质量之和相等,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⑦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Mg(NO32$\frac{\underline{\;\;△\;\;}}{\;}$2MgO+4NO2↑+O2↑.
⑧装置F中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吸收空气进入的O2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利用废镀锌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SO4晶体的使用流程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1)用NaOH溶液处理废镀锌铁皮除溶解锌外,另一个作用是除去表面的油污.为缩短用NaOH溶液处理废镀锌铁皮的时间,可采用的措施是加热、将固体粉碎(答两条);
(2)加入适量H2O2溶液主要作用是氧化亚铁离子,溶液B中n(Fe2+):n(Fe3+)=1:2;
(3)在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缓慢滴加NaOH溶液并持续通入N2,持续通入N2的原因是防止Fe2+被氧化;
(4)请补充完整下列由溶液A获得副产品ZnSO4晶体的实验步骤:
①向溶液A中通入CO2气体,得到Zn(OH)2沉淀;②过滤、洗涤得到沉淀;③用适量的稀硫酸将沉淀完全溶解;④将溶液加热浓缩、冷却、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样品61.4g,加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frac{1}{10}$,向其中缓缓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稀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HCl═KCl+KHNO3,KHNO3+HCl═KCl+H2O+CO2
B.混合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
C.混合样品中含碳酸钾41.4g
D.将原混合液体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整个过程中产生的CO2总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