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 mL水进行稀释
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I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请解答下列试题:
(1)请将石油产品汽油、柴油、煤油、沥青、液化石油气按其组成物质分子中碳原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
(2)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产物的名称是 ; 乙烯对水果具有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过程为:(a)取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立即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加入到只用蒸馏水洗涤过的锥形瓶中;(f)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g)加入酚酞试液2滴;(h)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i)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j)当滴到溶液由无色变到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k)记录液面刻度读数;(m)根据重复两次滴定的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2mL,上述实验过程中错误之处有( )
A.c、d、f、j、k B.c、i、j、m
C.e、f、i、m D.c、e、f、i、j、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A + B = C + D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 <0、△S >0 B.△H >0、△S >0
C.△H <0、△S <0 D.△H >0、△S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