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酸和碱混合时所注意的事项是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
(3)从实验装置上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温度差3℃,比热容C=4.18J•g-1•℃-1,溶液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HCl(aq)+NaOH(aq)=NaCl(aq)+H2O(l)△H=-50.16kJ/mol.
(4)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分析 (1)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2)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
(3)根据Q=m•c•△T计算,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frac{Q}{n}$kJ/mol计算出反应热,最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5)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解答 解:(1)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2)酸和碱混合时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
故答案为: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
(3)温度差3℃,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1254J,即1.25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frac{1.254kJ}{0.025mol}$=-50.16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aq)+NaOH(aq)=NaCl(aq)+H2O(l)△H=-50.16kJ/mol;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生成水的量偏小,所放出的热量偏小,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100mL0.5mol•L-1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稀释后c(Na+)=0.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0.2 mol/L CH3COONa溶液和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Na+)>c(Cl-)>c(H+)>c(OH-
B.pH=3的盐酸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c(Na+)=c(Cl-
C.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N(弱酸)和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有:c(HCN)+2c(H+)═2c(OH-)+c(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饮用水中的NO${\;}_{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_{3}^{-}$的浓度,某兴趣小组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a.在微碱性条件下,用Fe(OH)2还原NO${\;}_{3}^{-}$,还原产物为NH3
b.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还原NO${\;}_{3}^{-}$,还原产物为N2
(1)方案a中,生成34g NH3的同时生成16mol Fe(OH)3
(2)方案b中发生的反应如下(配平该反应离子方程式):
10Al+6NO${\;}_{3}^{-}$+4OH-═10AlO${\;}_{2}^{-}$+3N2↑+2H2O
(3)方案b中,当有0.15mol电子转移时,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机物A、D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D被称为佳味醇,具有特殊芳香的液体,也可直接作农药使用.下图所示的是由苯酚为原料合成A、D的流程.
$→_{Fe}^{Br_{2}}$A$→_{K_{2}CO_{3}丙酮}^{B(CH_{2}=CHCH_{2}Br)}$$→_{THF}^{Mg}$ $\stackrel{B}{→}$C$→_{2H_{3}O+}^{1Li,THF,室温}$D
已知:
(1)BrR1$→_{THF}^{Mg}$BrMgR1$\stackrel{BrR_{2}}{→}$R1-R2(THF是一种有机溶剂)
(2)$→_{H_{3}O+}^{Li,THF,室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名称对溴苯酚,C的结构简式
(2)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证明它有2种不同的化学环境的氢.
(3)指出A→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4)化合物B经过下列转化,可合成用于制造树脂、合成橡胶乳液的有机原料丙烯酸.
B$→_{(1)△}^{NaOH溶液}$E$→_{(2)}^{HBr}$F$→_{(3)△}^{Cu,O_{2}}$ $→_{(4)△}^{新制Cu(OH)_{2}}$ $→_{(5)}^{酸化}$ $→_{(6)}^{-HBr}$G
①设置反应(2)、(6)的目的是保护碳碳双键.
②反应(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G与甲醇反应生成的酯H是生产丙烯酸树脂的一种重要单体,写出H聚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成分都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磷酸晶体和磷酸溶液B.硝酸钾晶体和熔化的硝酸钾
C.蔗糖晶体和熔化的蔗糖D.熟石灰和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B.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
C.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H+的能力:CO${\;}_{3}^{2-}$<AlO${\;}_{2}^{-}$
D.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1)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C可以表示为$\frac{1000a}{22.4V}$或$\frac{1000ρω}{17}$(无需化简)
(2)上述溶液中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上述溶液中等质量的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5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2A和NaHA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A和NaHA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OH-)=c(H+)+c(HA-)+2c(H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