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退去2min后,出现凝胶酸性:HCl>H2SiO3
B在SiO2中加入蒸馏水,振荡SiO2溶解SiO2是H2SiO3的酸酐
C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一会儿后滴加KSCN溶液滴加氯水时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液后,混合液变成红色原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A.AB.BC.CD.D

分析 A.出现的凝胶为硅酸,说明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
B.二氧化硅不难溶于水;
C.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不是不反应;
D.加入试剂顺序错误,应该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氯水.

解答 解:A..硅酸钠水解呈碱性,滴加酚酞变红色,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试管里出现凝胶,说明生成硅酸,则酸性:HCl>H2SiO3,故A正确;
B.在SiO2中加入蒸馏水,振荡,SiO2不溶解,故B错误;
C.由于铁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导致铁片不溶解,不是不反应,故C错误;
D.可能原溶液中只含有Fe3+,无法确定是否含有Fe2+,应该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若混合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按下列操作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物的化学式分别是:aSiO2;dFe(OH)3;fAl(OH)3
(2)写出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所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
(3)写出通入气体B(过量)时溶液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AlO2-+2H2O═Al(OH)3↓+HCO3-、CO2+OH-═HCO3-
(4)加入的试剂A是盐酸,通入的气体B是CO2,能否将B换成A?不能,其理由是A是强酸,如果过量会使Al(OH)3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B.实验室配制的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H2O2═2Mn2++3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室温下,向200mL 0.1mol•L-1CH3COONa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1盐酸(不考虑挥发),CH3COOH、CH3COO-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盐酸加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随着盐酸加入,$\frac{c(O{H}^{-})}{c(C{H}_{3}CO{O}^{-})}$逐渐增大
C.M 点,n(H+)-n(OH-)=(a×10-4-0.01)mol
D.当 V(盐酸)=200mL时,c(CH3COO-)+c(CH3COOH)>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S和Cl两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则(  )
A.原子半径:S<Cl
B.元素非金属性:S>Cl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属于烯烃的是(  )
A.CH3CH2CH3B.CH2=CHCH3C.CH2=CHCH2ClD.CH2=CH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树状分类法可把硝酸和硫酸分入强酸,把纯碱分入正盐
B.若按交叉分类法分类,碳酸钠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NO3-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如下装置探究铁粉与KNO3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N2
2.加入pH为2.5的0.01mol/L酸性KNO3溶液100mL铁粉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铁粉不再溶解后,剩余铁粉表面出现少量白色物质附着.
3.反应停止后,拔掉橡胶塞,将圆底烧瓶取下烧瓶内气体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4将剩余固体过滤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1)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O2对Fe和NO3-反应的干扰,避免影响反应产物的判断.
(2)白色物质是Fe(OH)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4Fe(OH)2+O2+2H2O=4Fe(OH)3
(3)为了探宄滤液的成分,该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述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液无变化
2.将上述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中滴入氯气;另一份中滴加稀硫酸两份溶液均变为红色
3.另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气体生成,该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i)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滤液中存在NH4+、Fe2+、NO3-离子.
(ii)步骤2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会由浅绿色变成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3Fe2++NO3-+4H+=3Fe3++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从能量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热量,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在化学反应中,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