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进行分类(将各物质序号填入相应方框中),并在相应空格处作答.

(2)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你认为可通过什么实验来区分?(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判断依据).
(3)上述物质中参与了自然界溶洞形成的是③⑦.

分析 (1)物质按照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按照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2)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备;
(3)溶洞形成的原理是碳酸根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在另一地方受热,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分解生成碳酸钙的过程.

解答 解:(1)物质按照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如②、③、④、⑥、⑦、⑨、⑩,种类只有一种,为纯净物,①为胶体属于混合物、⑤属于氯化氢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⑧为氯化铁和水的混合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如②、⑩,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如:③、④、⑥、⑦、⑨,
故答案为:①⑤⑧;②⑩;③④⑥⑦⑨;
(2)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备该性质,可以做丁达尔实验来区分,实验方法为:分别取样做丁达尔实验,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氢氧化铁胶体,
故答案为:分别取样做丁达尔实验,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氢氧化铁胶体;
(3)溶洞形成的原理是碳酸根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在另一地方受热,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分解,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H2O+CO2↑生成碳酸钙的过程,上述物质中参与了自然界溶洞形成的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即③⑦;
故答案为:③⑦.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分类、胶体的性质以及自然界溶洞形成等知识的考查,掌握相关概念以及相应的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②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③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H>0平衡后,升高温度,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④在上述③的可逆反应中,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⑤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 (OH-)>c(H+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液态物质A,加入少量固体物质B,B不溶解.当通入气体C时发现B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则A、B、C依次为(  )
A.H2O、BaSO4、O2B.FeCl2 溶液、Fe 粉、Cl2
C.H2O、CaCO3、SO3气体D.H2O、SiO2、HCl 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个烧杯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的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电解生成的某种气体A氧化了I-生成了I2.若A气体和I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5:1反应,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
③如果不考虑气体产物与烧杯中溶液之间的反应,当乙反应有0.01mol电子转移后停止实验,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13.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放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Cu+O2↑+4H+
③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放100mL 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时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CuO(或CuCO3)(填写物质的化学式)0.4(或0.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价电子排布式2s22p4,MY3的杂化轨道类型sp2
(2)ZX的电子式为;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写化学式).
(3)X2M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
(4)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FeG2 Fe+2ZG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充电时,钠(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ZnSO4溶液
B.若装置②中N极为铁棒,M极为石墨,则铁棒不易被腐蚀
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M极为铁棒
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则溶液中Cu2+浓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苯的同系物
B. 
芳香烃
C.  
卤代烃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将190g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经浓硫酸干燥后,测得气体为11.2L(标况),问:
(1)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2)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