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中,不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
①改变核外电子数可使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 ②改变核内中子数可使不同的同位素相互转化 ③改变核内质子数可使不同的元素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④改变离子的电荷数可使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8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取0.2 mol·L-1CH3COOH溶液与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8 mol·L-1
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OH-)>c(H+)
C.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0.2 mol·L-1
D.混合溶液中c(OH-)-c(CH3COOH)=c(H+)=1×10-8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2 mol Fe(OH)3沉淀。此过程中共消耗水(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质子数比Y少5,X、Z在同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
B.X元素的一种单质可用于消毒杀菌
C.Y的氧化物是工业制取Y单质的主要原料
D.Z的单质在氧气中点燃可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戊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甲>乙>丙>丁>戊
B.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戊>丁
C.含有丁元素的酸有多种
D.乙的氢化物多种多样,丙、丁、戊的氢化物各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时用的器材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有途径Ⅰ和Ⅱ两条,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4)写出用滤渣F制备胆矾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用于溶解合金的烧碱改为盐酸,重新设计方案,也能制得这三种物质,你认为后者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的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的KSCN溶液,显血红色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专题13化学与技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
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该反应采用450~500°C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