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A(C6H12O2)

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精的装置,并进行蒸馏。

(三)

(一)

(五)

(二)

(六)

(四)

(1)A、B、C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

e接i;(  )接(  );k接l;(  )接(  );(  )接(  )。

(3)A仪器中,c口是________,d口是__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处。

(5)在B中注入工业酒精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

(6)给B加热,收集到78 ℃左右的馏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

B.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D.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关于有机物A、B的信息:

A

B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分子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分子球棍模型为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同系物用通式CnHm表示,B的同系物用通式CxHy表示,当CnHm、CxHy分别出现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分别为A、B的同系物)时,碳原子数的最小值n=________,x=________。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⑦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机物中,属于CH3CH2Cl的同系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的反应

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

C.苯在空气中燃烧

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混有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CH3COO[Cu(NH3)2]+CO+NH3

CH3COO[Cu(NH3)3]·C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Ⅰ)氨溶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而循环使用,其再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