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为了除去氯化铝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过量的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氨水B.氧化铝C.氢氧化钠D.氢氧化铁

分析 Fe3+易水解生成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促进Fe3+的水解,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氨水与铝离子、铁离子均反应生成沉淀,故A错误;
B.氧化铝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可除去铁离子,故B正确;
C.NaOH溶液与铝离子、铁离子均反应生成沉淀,故C错误;
D.氢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盐类水解规律及除杂的原则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金刚烷分子中有(  )
A.2个-CH3结构B.4个-CH2-结构C.4个结构D.6个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MCFC型塑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
B.当电池中生成1 mol水时,转移4 mol电子
C.正极反应为4OH--4e-=2H2O+O2
D.放电时CO32-向负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30%的H2SO4和50%的H2SO4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如果是等体积混合,混合以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NH4+)=2.0×10-4mol•L-1,c(Na+)=1.9×10-4mol•L-1,c(SO42-)=2.8×10-4mol•L-1,c(Cl-)=6.0×10-4mol•L-1,c(NO3-)=2.3×10-4mol•L-1.则此次酸雨的pH约为(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利用饱和NaNO2溶液(12mol/L)和NH4Cl溶液加热制备N2
(1)若配制250mL上述NaN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为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可用排水法收集N2
(2)写出上述实验原理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单线桥法或双线桥法都可)
(3)NH4Cl溶液中加人镁粉也可以产生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4)向20mL 0.01mol/L的HN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X10-4)则图中a点的c(H+)=2.14×10-3mol/L,b点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NO2-+H2O?HNO2+OH-,HNO2?H++NO2-,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知溶液呈酸性•(已知$\sqrt{4.6}$=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X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Y的氢化物空间构型是V形.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2个σ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H-Cl,键长较长的是H-S.
(3)XZ4分子中X以sp3方式杂化.
(4)写出W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B.2Na2O2+2H2O═4NaOH+O2↑,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成份、性质和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图1的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①制备并收集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上述各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连接顺序为a、e、d、b、c、g、f(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②该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在C后接NaOH溶液尾气处理装置
(2)某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①提出假设:(请把下列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①:该固体物质是FeCl3;假设②:FeCl3;假设③:FeCl3和FeCl2
②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
如下表,请在表格内的横线处填空.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向a溶液中滴加
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紫色
不褪色
固体物质中不含FeCl2
由此得出结论:假设①成立(填序号①②③).
(3)a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得到含有Cu2+等的废液,有人提出可以利用如图2的装置从得到的废液中提炼金属铜.该过程中甲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若乙池中装入废液500mL,当阴极析出Cu 3.2g时,停止通电,此时阳极产生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12L(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