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
| A. | CH3CH2OH→CH3CHO | B. | C2H4→C2H4Br2 |
| C. | | D. | CH3CH2OH→CH2=CH2 |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分析.
解答:
解:A、CH3CH2OH→CH3CHO,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A错误;
B、C2H4→C2H4Br2,乙烯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分别与溴原子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酸中的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CH3CH2OH→CH2=CH2,乙醇变成乙烯,发生的是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明确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区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氢键是一种特殊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B. 在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C原子
C.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是因为I2和H2O都是非极性分子
D. 含氧酸可用通式XOm(OH)n来表示,若n值越大,则含氧酸的酸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HF(填化学式).
(2)葡萄糖等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 ②CH≡CH③ ④HCHO等,
其中Ⅰ:①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③的分子式为 .
Ⅱ:②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④的立体构型为 .
(3)Cu属于 区元素,基态Cu+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铜的另一种价态的离子Cu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
(4)将氨气通入到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酚酞是一种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它是一种弱酸,其结构如图所示.一定条件下,1mol酚酞与H2反应、1mol酚酞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的最大量分别为( )
| A. | 9mol,3mol | B. | 9mol,2mol | C. | 10mol,3mol | D. | 10mol,4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其中,(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从甲、乙、丙、丁中选出).
(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 .
(3)写出丙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4)请写出鉴别甲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 .
(5)写出丙物质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