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SO2是高中化学重点学习的三大气体之一,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5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验证假设一:
①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 验 步 骤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10mL 0.5mol/L 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无现象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10mL 0.5mol/L 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白色沉淀生成
②设计实验一的目的是做对比实验.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SO2+2NO3-+2H2O=3SO42-+2NO↑+4H+

Ⅱ.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02mg/L.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图乙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SO2的含量.
(1)若原料气从左向右流,上述装置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c→d→b→a→e(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当装置②中出现溶液紫(或紫红)色褪去现象时,立即停止通气.
(2)你认为以下试剂中,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是B.
A.NaOH溶液       B.溴水C.氨水             D.BaCl2溶液
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兴趣小组用图丙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含量定性测定.
(1)B中加入25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600mol/L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0.192g/L.
(2)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盐酸易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例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排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分析 Ⅰ.(1)①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制备盐酸,故实验1无现象;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H2SO3?2H++SO32-,H+、NO3-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
②用 BaCl2溶液作对比试验观察反应现象;
(2)试验1中,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的pH减小;试验2中反应生成强电解质硫酸,则实验2的pH更小;
Ⅱ.(1)原料气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H2SO3,生成H2SO4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通过装置①③排水量气测定仪器和氮气的体积;装置②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全部反应紫色褪去,应停止通气;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且现象明显,氢氧化钠虽能吸收二氧化硫其他单无明显现象,溴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棕红色褪去,现象明显,氨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
Ⅲ.(1)根据关系式2NaOH~H2SO4~SO2及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再计算出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2)根据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判断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选用非挥发性的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减去盐酸挥发的影响.

解答 解:Ⅰ.(1)①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制备盐酸,故实验1无现象;
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H2SO3?2H++SO32-,H+、NO3-结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无现象;白色沉淀生成;
②实验一在盛有不含O2的10mL 0.5mol/L 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实验二在盛有不含O2的10mL 0.5mol/L 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对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确定硝酸根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
故答案为:做对比实验;
(2)试验1中,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H2SO3?2H++SO32-,所以溶液的pH减小;试验2发生反应:3SO2+2H2O+2NO3-=2NO+4H++3SO42-,反应中生成了强酸硫酸,则实验2的pH小于实验1,
故答案为:3SO2+2H2O+2NO3-=2NO+4H++3SO42-
Ⅱ.(1)原料气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H2SO3,生成H2SO4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通过装置①③排水量气测定仪器和氮气的体积;装置②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全部反应紫色褪去,应停止通气,连接装置接口顺序为:c→d→b→a→e,装置②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全部反应紫色褪去,应停止通气,否则二氧化硫吸收不完全,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c→d→b→a→e;溶液紫(或紫红)色褪去;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且现象明显,氢氧化钠虽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但无明显现象,溴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棕红色褪去,现象明显,氨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B;
Ⅲ.(1)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frac{1}{2}$×(0.0600mol/L×0.025L)×64g/mol=0.048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frac{0.048g}{0.25L}$=0.192g/L,
故答案为:0.192;
(2)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故答案为:盐酸易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注意掌握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V0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frac{v}{{v}_{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 -):a<b
B.HX、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弱
C.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HX):a>b
D.lg$\frac{v}{{v}_{0}}$=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则$\frac{c({X}^{-})}{c({Y}^{-})}$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S
电离常数1.8×10-54.9×10-10K1=9.1×10-8
K2=1.1×10-12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 pH 关系为:pH(Na2S)>pH(NaCN)>pH(NaHS)>pH(CH3COONa)
B.用 0.1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pH 值相等的CH3COOH和 HCN 溶液,CH3COOH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更大
C.NaHS 和Na2S 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c(H2S)
D.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 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C.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25s2,它是第五周期IVB族元素
D.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1的原子和位于第四周期第ⅠA族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氮(N)、磷(P)、砷(As)等都是ⅤA族的元素,该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N2H4的电子式为
(2)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3)P和S是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P的第一电离能比S大,原因是P的p亚层是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
(4)NH4+中H-N-H的健角比NH3中H-N-H的键角大,原因是NH4+中的氮原子上均为成键电子,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强于成键电子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
(5)Na3AsO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AsO4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As4O6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则在该化合物中As的杂化方式是sp3
(6)白磷(P4)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2(小圆圈表示白磷分子).己知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该晶胞中含有的P原子的个数为16,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496}{{a}^{3}{N}_{A}}$  g•cm-3(用含NA、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镁与NO2的反应产物较复杂.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产物,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测:
甲:产物为MgO;   
乙:产物为Mg3N2;   
丙:产物为MgO、Mg3N2的混合物.
(1)实验前,该小组采用类比Mg与CO2反应的思路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预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Mg+2NO2 $\frac{\underline{\;点燃\;}}{\;}$4MgO+N2.经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三种猜想,该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

(2)实验过程
①实验开始时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badc(填写字母代码).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②装置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
③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吸收NO2避免污染环境,收集N2
(3)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横线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1mol/L硫酸、0.1mol/L盐酸、蒸馏水、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步骤1:实验完成后,将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6.0g
步骤2:将剩余固体加入蒸馏水中
有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步骤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步骤2中生成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此空删去
结论:经分析可初步确定猜想丙(填“甲、乙或丙”)是正确的,据此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Mg+2NO2$\frac{\underline{\;\;△\;\;}}{\;}$4MgO+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三氯化锑(SbCl3)是锑元素的一种氯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固体.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Sb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制备无水Sb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实验要求组装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a接e、d接b、c接f.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3)装置E中冷水浴的作用为使SbCl3变为固体.
(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选填“A”或“D”).
(5)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接下来的一步操作及理由是通入氮气,以排出装置内的氯气,避免污染空气.
(6)在F虚线框中画出所必须的装置并注明试剂.
(7)该实验方案制得的SbCl3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Sb2O3
Ⅱ.(1)实验室可利用的SbCl3水解反应制取Sb2O3、SbCl3的水解分三步进行,中间产物有SbOCl等.其总反应可表示为2SbCl3+3H2O=Sb2O3+6HCl.
(2)为了得到较多、较纯Sb2O3,操作时要将SbCl3徐徐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说明这两项操作的作用是加入少量氨水,可使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且反应生成HCl,加入氨气,发生中和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中性有机物C6H12O6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A和B两种物质,A在CuO加热条件下可转化为C,B和C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SO+Br2+H2O―→SO+2Br-+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Fe2+、K+、Br-、SO、SO,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Br- B.无法确定SO是否存在

C.肯定含有SO D. 肯定含有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