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Cr2O72-+H2O?2CrO42-+2H+
B.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O2↑+S↓+H2O
C.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双氧水:2H++2I-+H2O2═I2+2H2O
D.用H2S沉淀硫酸铜中铜离子:S2-+Cu2+═CuS↓

分析 A.存在水解平衡;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电子、电荷守恒;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水;
D.硫化氢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解答 解:A.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的离子反应为Cr2O72-+H2O?2CrO42-+2H+,故A正确;
B.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故B正确;
C.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双氧水的离子反应为2H++2I-+H2O2═I2+2H2O,故C正确;
D.用H2S沉淀硫酸铜中铜离子的离子反应为H2S+Cu2+═CuS↓+2H+,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4Co2O3•CoO+S2O32-+22H+=12Co2++2SO42-+11H2O.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酸化的主要原因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3)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过程III、IV中起的作用:2Al3++3CO32-+3H2O=2Al(OH)3↓+3CO2↑;Co2++CO32-=CoCO3↓.
(4)某天然碱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Na2CO3•NaHCO3•2H2O,取少量该物质溶于水得稀溶液P.下列有关溶液P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c(CO32-)>c(HCO3-)>c(OH-)>c(H+
B.c(OH-)=c(H+)+c(HCO3-)+2c(H2CO3
C.3c(Na+)>5c(CO32-)+5c(HCO3-)+5c(H2CO3
D.将P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混合:c(Na+)+c(H+)=c(HCO3-)+2c(CO32-)+c(OH-
(5)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如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B物质的化学式是Co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七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
DEFG
A.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最强的酸
B.熔融电解化合物D2C3可制取单质D
C.F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与单质A共热时能生成三种氧化物
D.A、G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中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
A.和铜反应B.和锌反应放出H2
C.与NaCl反应制HClD.与Ca3(PO42反应制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都可看作化学平衡的一种.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是一元中强酸,则NaH2PO2是正盐(填“正盐”还是“酸式盐”),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应为c(Na+)>c(H2PO2-)>c(OH-)>c(H+ ),将0.2mol•L-1 H3PO2溶液与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2PO2-)+c(OH-)-c(H+)=0.1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0.1mol•L-1Na2CO3中,发生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测0.1 mol•L-1Na2CO3溶液pH,pH≤12(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观察到的现象).
(3)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NH4+)>c(OH-)=c(H+).
(4)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两种盐可发生下列变化,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图中其它生成物未列出)
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HCO3-+H2O=Al(OH)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2)用Na2SiO3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体现Na2SiO3的用途是可作防火剂的原料.
(3)工业上常用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C(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溶解铁的是(  )
A.稀硫酸B.FeCl3溶液C.CuCl2D.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1)A的结构简式为
(2)已知A、B、C有下列转化关系,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的化学名称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
A$→_{①}^{Cl_{2}}$B$→_{②}^{NaOH、C_{2}H_{5}OH,△}$C(C6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色B.SO2漂白草编制品
C.木炭使红棕色的NO2气体褪色D.淀粉遇碘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