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制取二氧化氮 | B. | 制取氨气 | ||
C. | 制乙酸乙酯 | D. | 制乙烯并检验 |
分析 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B.氯化铵与碱石灰加热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导管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
D.制备乙烯在170℃乙醇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 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则图中排水法不能收集,故A错误;
B.氯化铵与碱石灰加热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图中固体加热、向下排空气法可制备,故B正确;
C.导管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应在液面上防止倒吸,故C错误;
D.制备乙烯在170℃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图中缺少温度计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制备实验、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是呈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
B. |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
C. | 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 |
D. |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阳离子 | K+ | Fe2+ | Ca2+ | Ba2+ |
阴离子 | NO3- | CO3-2 | SiO32- | SO42-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Ⅰ |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
Ⅱ |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 固体质量为2.4g |
Ⅲ |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时间/s | 0 | 500 | 1000 | 1500 |
c(N2O5)/mol/L | 5.0 | 3.5 | 2.5 | 2.5 |
A. | 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6×10-3mol/(L•s) | |
B. |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25 | |
C. | 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5Q kJ | |
D. | 其他条件不变,若开始时c(N2O5)=10mol/L,则达平衡后c(N2O5)=5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小 | |
B. | AgCl的悬浊液中c(Cl-)=4×10-5.5mol/L | |
C. | 将0.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无沉淀析出 | |
D. |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Ksp(AgB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 |
B. |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 |
C.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 | |
D. | 分液操作,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热前后一样多 | B. | 加热前消耗的多 | ||
C. | 加热后消耗的多 | D. | 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无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