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⑴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⑶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
A.3.0 B.4.0—4.5
C.6.5—7.0 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 ;J的电子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的水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是
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 K时活性更强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银制品久置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使表面变暗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⑴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⑵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 。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②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是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 )
| A.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
| B. | 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
| C.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摩尔质量 |
| D. |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A. |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 B. | 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C. |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 D. | 定容时平视液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 A. | Cu2+和SO42─ | B. | Cu2+和Cl﹣ | C. | K+和SO42─ | D. | Ag+和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电子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半径越小 |
| B. | 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 |
| C. | 镁原子由1s22s22p63s2→l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
|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