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1)氨的制备与利用.
①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②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氨的定量检测.
水体中氨气和铵根离子(统称氨氮)总量的检测备受关注.利用氨气传感器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图如下:

①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c(OH-)增大,使NH4++OH-?NH3•H2O?NH3+H2O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氨气,被空气吹出.
②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1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10-4mol•L-1,则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为3.4mg•L-1
(3)氨的转化与去除.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下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氮转化系统原理示意图.
①已知A、B两极生成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CH3COO--8e-+2H2O═2CO2+7H+
②用化学用语简述NH4+去除的原理: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H4++2O2═NO3-+2H++H2O,NO3-在MFC电池正极转化为N2:2NO3-+12H++10e-═N2+6H2O.

分析 (1)①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催化剂作用下高温高压反应生成氨气;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2)①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会结合铵根离子利于生成氨气;
②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1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依据氮元素守恒和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
(3)①图示分析可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B电极,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NO3-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CH3COO-在原电池负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环境为酸性介质;
②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硝酸根离子在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

解答 解:(1)①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催化剂作用下高温高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故答案为: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①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c(OH-)增大,使NH4++OH-?NH3•H2O?NH3+H2O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氨气,被空气吹出,
故答案为:c(OH-)增大,使NH4++OH-?NH3•H2O?NH3+H2O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氨气,被空气吹出;
②将1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10-4mol,依据氮元素守恒2NH3~N2~6e-
2NH3~N2~6e-
2         6
n        6×10-4mol/L
n=2×10-4mol/L
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2×10-4mol/L×17g/mol=3.4×10-3g/L=3.4mg/L,
故答案为:3.4;
(3)①图示分析可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氢离子移向B电极,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NO3-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CH3COO-在原电池负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环境为酸性介质,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B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故答案为:CH3COO--8e-+2H2O═2CO2+7H+
②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H4++2O2═NO3-+2H++H2O,硝酸根离子在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2NO3-+12H++10e-═N2+6H2O,
故答案为: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H4++2O2═NO3-+2H++H2O,NO3-在MFC电池正极转化为N2:2NO3-+12H++10e-═N2+6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探究、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原电池原理和电极反应书写等知识,掌握基础读懂题干信息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机物克伦特罗(Clenbuterol)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克伦特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8ON2Cl2
B.该物质易溶于盐酸
C.该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8个吸收峰
D.该物质能发生的类型有: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结论或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或实验目的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
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非金属性:Cl>Si
C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产生SO2具有还原性
D将含少量KNO3杂质的NaCl晶体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除去NaCl中的KNO3杂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某些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物质G的化学式:HNO3
(2)物质B的电子式:
(3)反应G→E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4)在250mL某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0.1mol•L-1.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2.88g铜粉,加热充分反应.计算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0.15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硝酸型酸雨的形成:3NO2+H2O═2HNO3+NO
B.用Fe2(SO43做净水剂:Fe3++3H2O?Fe(OH)3+3H+
C.水垢中的CaSO4用Na2CO3溶液处理:Ca2++CO32-═CaCO3
D.向5 mL 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5滴浓硫酸,溶液橙色变深: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r(Z2+)>r(Y2-
B.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氮元素的气态简单氢化物强
C.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X、Y、Z、W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低浓度SO2废气的处理是工业难题,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Ⅰ(图1):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3H2(g)+SO2(g)?H2S(g)+2H2O(g)
①H2S的稳定性比H2O弱(填“强”或“弱”),原因是氧和硫元素处于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②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2所示,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是减小.比较P1和P2的大小关系P2>P1,请简述理由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3H2(g)+SO2(g)?H2S(g)+2H2O(g)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
(2)工业上先用二乙醇胺吸收H2S,然后在再生塔中加热分解重新获得H2S,主要目的是富集H2S(获得高浓度H2S).
(3)燃烧室内,1mol 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固态硫磺及气态水,释放a kJ能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O2(g)=2S(s)+2H2O(g)△H=-2a kJ/mol.
方法Ⅱ(图4):
(4)Na2SO3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SO2+H2O=2NaHSO3
(5)通过电解法可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实现Na2SO3的循环利用,示意图如图3:简述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的原理阳极2H2O-4e-=4H++O2↑,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H+与SO32-结合生成HSO3-,Na2SO3转化为NaHSO3.阴极2H+-2e-=H2↑,导致HSO3-?H++SO32-正向移动,Na+从b室进入c室,NaHSO3转化为Na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钢铁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2H2O=4OH-
C.通过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生产金属钠
D.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Pb,正极材料是Pb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制取高纯NaI晶体(无色)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化学计量称取各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如图)先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然后按Na2CO3、I2和水合肼的投料顺序分批加入.
已知:①I2+Na2CO3═NaI+NaIO+CO2↑;△H<0
3I2+3Na2CO3═5NaI+NaIO3+3CO2↑;△H<0
②I2(s)+I-(aq)═I3-(aq);
③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IO-、IO3-和I2还原为I-,本身被氧化为N2(放热反应);100℃左右水合肼分解为氮气和氨气等.
(1)常温常压时,I2与Na2CO3溶液反应很慢,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bc(填字母).
a.将碘块研成粉末                         b.起始时加少量NaI
c.将溶液适当加热                         d.加大高纯水的用量
(2)I2与Na2CO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40~70℃,温度不宜超过70℃,除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另一个原因是防止碘升华.
(3)加入稍过量水合肼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N2H4+H2O=2I-+N2+3H2O(只写一个).
(4)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开动搅拌器,其目的是使得合成反应均匀进行,并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及时排除.
(5)反应的后期I2与Na2CO3溶液反应难以进行,此阶段需对投料顺序作适当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先加入碘、水合肼,最后加入碳酸钠.
(6)所得溶液(偏黄,且含少量SO42-,极少量的K+和Cl-)进行脱色、提纯并结晶,可制得高纯NaI晶体.实验方案为: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趁热过滤将滤液在不断搅拌下依次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HI溶液至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大约为6,蒸发冷却结晶,再次过滤,用高纯度的水洗涤晶体2-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实验中需使用的试剂有:HI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高纯水及pH试纸;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