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质已略去)。A为一种金属单质,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加试剂可能是氯气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C.A与稀硝酸反应一定能实现元素M在①中发生的价态变化
D.元素M在②中发生的价态变化也能通过加碘化钾溶液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
A.用50 mL 8 mol·L-1浓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1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1的硫酸中
C.向100 mL 3 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28g氮气和足量氢气合成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B.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现象: 。
(2)在盛有氯化钡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分为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的离子方程式: 。
(3)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
其原因是: 。
(4)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溶液中,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 mol。 (不考虑溶解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化学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gO和Al2O3在工业上均可用于制耐高温材料,也常用于电解法冶炼镁、铝两种金属
B. 因为沸点Na>K,所以反应Na+KCl=K+NaCl能进行,可以用Na制得K
C.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游离态单质,如:Pt、Si等元素
D. Fe是黑色金属,但纯铁是银白色的,而且纯铁比生铁更容易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5℃下,向10.00mL0.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HA) = c(A-)
C.c点时:V=10.00mL
D.b、c、d三点表示的溶液中一定都存在:
c(Na+)+c(H+) = c(A-)+c(OH-)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 Y
B.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
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